2015年创造性设计第9组工作进程记录

时间:2015-08-31 20:08 编辑:2015C09 点击:869次

 

Day 1

我们小组今天的讨论重点主要放在绿色商业综合体建筑选址问题与节能方向的初步设想。所有小组成员均按时到场,积极讨论,综合大家的想法与建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选址(考虑因素:交通、成本、地段、人群、面积)

选址一:滨江区(江陵路、月明路边)

【优势】

1.交通:地铁1号线沿线,交通便利

2.成本:农业用地,前期投入成本低

3.地段:坐落于滨江区区政府附近,周边多为新建高档住宅和学校,预测未来人流量较大;暂属于开发区,但滨江区商业前景较好;周围暂无大型商业建筑;傍河

4.面积:可用面积约80000平方米

【缺点】

1.地段:江对岸有湖滨银泰,部分购买力被剥夺

2.人群:现有群体消费能力一般

 

选址二:萧山区

【优势】

1.交通:地铁1号线沿线,交通便利

2.成本:农业用地,前期投入成本低

3.地段:位于萧山区区政府附近

4.面积:较大

【缺点】

1.地段:位于萧山区边区

2.人群:周围消费群体购买力一般

 

选址三:江干区(钱江新城)

【优势】

1.交通:地铁1号线沿线,未来地铁4号线沿线,交通便利

2.地段:商业大厦、高档小区酒店集群,钱江森林旁,属于发达区,周围暂无高档商业综合楼;钱塘江边

3.人群:周围消费人群购买力较高

【缺点】

1.成本:江边土地成本高

2.面积:仅有约200*50的面积,且已有开发商看中

 

二.绿色建筑(头脑风暴)

1.建筑外部吸收太阳能供电

2.外部镂空结构、内部环抱结构积蓄雨水加以利用

3.充分利用阳光,解决采光问题,节约商场用电(百叶窗)

4.凹字形结构,避免阳光暴晒

5.利用周边河流、草木、巨石资源,节约建造、运输费用

 

三.任务布置

1.每个人继续整理个人的“绿色建筑”想法

2.每人简单设计一个外观方案,记录在A4纸上,并写明想运用到建筑中的“绿色”观念

 

四.心得体会

经过一天的资料查阅与组内交流,我们组首先完成的是建筑地址的选择。在上午,经过组内的讨论以后,我们先确定了选址时的大致方向,即要求交通便利、成本合理、地段良好、人流量大、消费力强、面积充足。在这些因素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杭州不同的区进行分组查阅资料,并在下午讨论时各自阐述选择地址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终由所有成员参与决定了初步的选址。在暂定建筑位置以后,我们又根据根子的理解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提出了自己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不过今天对于这一点的讨论仅限于头脑风暴,只是一些想法和细节的集合,还需有进一步的思考与整理。

这一天的任务对我们组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互相熟悉并逐步理清了任务思路。虽然组内的人员在起初并不是都认识,但经过一天的磨合,发现大家在讨论时都能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听取他人的意见,组长合理的分工统筹也使任务显得很有条理,效率较高。我觉得我们组今天很好地一点便是互相之间能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在选址讨论时确实出现了不少的意见分歧,但最终还是圆满解决了,并没有出现过大的矛盾。并且,通过选址的思考,我们对任务该如何执行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即要先确定整体理念,再进行碎部规划。在之后的建筑设计方面我们也会继续秉承这种方法,先阐述自己的设计的核心想法,确定主题,再进行细节设计。

当然,在之后的设计中,我们会继续对选址的问题进行考虑,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会再加以修改。我们始终相信,设计就是一个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过程,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思考、努力下,我们的方案一定会逐步完善、越来越好!

 

 

 

Day 2

今天,我们组关于绿色商业综合体的结构与外观进行了讨论。上午,我们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并分析了它们具有的功能与结构。下午,通过对所有方案的逐一评判,我们最后选择了圆环型建筑。
 
 
【方案展示】
1.地上地下型
地上部分:太阳能收集,雨水收集利用,采光,自然通风
地下部分:地缘热泵,江水
2.蜗牛型
中部风井,便于通风,采光,收集雨水,利用百叶窗或者特殊玻璃除热
3.旋梯型
中部柱体集水,各层分离便于隔层采光,利用百叶窗或者特殊玻璃除热
浪费空间
4.斜面型
双层外墙自然通风,屋顶花园,蒸腾作用自然降温
5.圆台型
中间挖去部分做植物种植,空间利用率高,主体集水
双层外墙自然通风,屋顶花园,蒸腾作用自然降温
 
 
【方案整理】
1.圆环型:建筑为圆环形,中间部分用作植被种植、生态餐饮区,环状区位购物区。环状内圈可采光,外圈安装太阳能板。修建地下层,利用地热。形状较为普通,有待改进。
2.发电塔:屋顶为太阳能板,一侧带有发电塔,利用多余太阳能抽河流水,形成瀑布发电。通风。
3.蜗牛型:中部开放式漏斗状可采光、通风、集水,底部为基本圆柱状。
4.积木型:结合发电塔,分散式建筑,各空间采光互不影响。
 
 
【方案讨论】
1.蜗牛型:蜗牛壳的整体用ETFE膜包裹,采用双层结构,中间设置太阳能光板,进行太阳能的回收和利用。空气循环系统需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和外界连通的空气室,设置地热箱将空气冷却或者加热由呼吸柱送到各个空间。
优点:(1)蜗牛壳形的构造增大占地面积提高雨水收集量。
(2)呼吸柱用PVC膜包裹,白天在光的照射下形成巨大的白色光柱,为室内提供亮度。
(3)呼吸柱对雨水有一定的收集作用,呼吸柱是敞口的,雨水直接能够留到地下的沉沙池,过滤杀菌处理后投入使用。
(4)(假设)膜结构形状可以控制,能够利用膜来制作凹槽,进行雨水的回收。不用再额外的设置水槽
缺点:(1)占据一定地下空间,地下的利用面积减小。
(2)牺牲采光,全结构采用了太阳能光板,尽可能的利用了太阳能。(一块装太阳板,一块不装,交替间隔)
(3)不能确定地热箱的使用方法,需要确定他的能耗。
 
2.发电塔:高度问题暂时无法解决,仅处于理想阶段。
3.圆环型:一楼为正常上大下小的圆台,以上几层均为开环。环内为植被,在植被圈中可穿插小型积木建筑,主建筑体外侧也为植被圈,整体呈现出植物与建筑互包相融的景象。
优点:(1)在建筑中融入植物,绿色环保,符合生态概念。
(2)开环,朝南为缺口,即可防止建筑物因暴晒温度太高,也可使环内植物得到更充足的日照。
(3)内侧采用玻璃,利于采光。
(4)屋面安装太阳能光板,收集利用太阳能。
(5)屋面略倾斜,可在雨天收集雨水,在屋面积蓄至一定量在建筑外侧玻璃夹层中形成瀑布景观,在地下室收集,可用作建筑内清洁用水或植被灌溉用水。
缺点:(1)商业利用地利用率较低。
(2)外观较普通。
 
 
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三,即圆环型。
 
 
【待解决问题】
1.环形结构大小
2.内部区域划分
3.环形内部积木建筑设计及分布
 
 
心得体会
 
经过一天的讨论与判断,我们最终得出了建筑外形的基本方案。我们采用了一个圆环形建筑。可以说,它既能利用太阳能来节省不可再生能源,又被大量的植被环绕,与一般的商业综合体有很大不同。而且环内为植被并穿插小型建筑的设计也非常新颖。而像之前提出的几种方案,均在大家的分析与思考下,被一一否决。
除了方案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大家的关系也是更进一步。今天大家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为方案的成型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尤其感谢顾凌竹同学,因为她出色的绘画技巧将大家的想法较为完整的展现在纸上,让大家的思考成果有了质的体现。
明天对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使用的斟酌将更具有挑战性,不过我相信我们第九组的同学团结一心,一定能持续取得进展,想出优秀的点子。

Day 3
 
一楼:名牌、首饰店、化妆品、电子产品
二楼:幼儿托管所、服装、体验中心
三楼:服装
四楼:餐饮、书屋
五楼:电影院、KTV
六楼:健身中心、运动馆
地下一层:超市、电器城
地下二层:停车场
 
【积木式建筑设计】
详见设计草图及建筑模型
 
【停车场讨论】
传统停车场:
1.车库采用了生物墙——竹和开花的藤本植物三面环绕,可以产生氧气,帮助抵消了车库的碳足迹。
2.新型“自行车停车架”采用SUS304不锈钢进口材质,采用独特的螺旋式设计方案,每个卡位圈可两面停放车辆,一个卡位圈能停两辆车,一套为两米,可停放12辆自行车。
仓储式立体车库:
视频:http://v.ku6.com/show/JJ9LPt186n3TEFxRhP8czA...html
1.节约用地,多出的楼面可用于经营或销售,业主将会得到远远高于设备投资的回报。
2.如果采用自动化立体停车方式,虽然只占用一层的地下空间,但停车数量要多于两层传统的自走式车库。从总体造价上看,虽然机械式立体车库一次性投资略高,(目前仓储类、平面移动类全自动立体车库的单车位市场价约7-8万元),但是,若把节省出的负一层作为商业铺面经营或出售的话,扣除立体车库设备投资,业主还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如某商贸大厦原设计地下负一、负二层为停车场,可停150辆车,后将负一层改为营业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超市,将负二层建成了有200个车位的仓储式立体车库。虽然车库设备净投资1400余万,但仅超市面积的市场价售价就可净挣车库投资额的一倍以上。
3.不但可以减少车道面积,增加停车密度,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存取车效率高。
最终决定采用仓储式立体车库,建筑东西向各10个停车位,5进5出,仅能从月明路和启智街进出。
 
【绿色部分】
1. 内墙体:低辐射玻璃
2. 外墙体:外立面骨骼状壳体,HD-STP建筑外墙超薄真空热板(采光、隔热)
3. 混凝土:内部二层建筑利用环保型植被混凝土,其余部分混凝土使用可再生混凝土
4. 楼板:使用脱硫石膏,并添加石蜡/膨胀石墨混合相变材料(调节温度)
5. 通风:内墙下部与外墙上部开通风口
6. 除湿:溶液式独立除湿
 
【后一天任务布置】
1. 展板版面、背景设计
2. 四个分区主题字
3. 细节添加(即各部分内容)
4. 图片打印
5. 模型图片打印
6. 展示排练
 
【讨论心得】
 经过两天的交流磨合,明显感觉到今天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不仅是组员之间有了默契,更合理的分工也使得我们的效率提高了。上午,在全组人的共同讨论下,确定了商场的楼层结构与功能分区,并提出了几个关于功能分区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就餐排队问题、如何合理设计地下停车场结构等。而下午,针对未完成的任务,我们则进行了更细化的分工。由一名同学负责查阅关于停车场的资料,一名同学负责电梯、消防通道及出入口设计,两名同学设计环形内部积木式建筑结构,两名同学负责建筑材料选择,余下两名同学建模。下午基本完成了各项分工,经过晚上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各项内容。最后,我们还进行了关于展板设计的头脑风暴、材料购买,进一步的设计讨论将在明天展开。
而在今天,我觉得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互相了解的更多了,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够有效合作的主要原因。例如在分配任务时,已经不像第一天那样随意分配了,组长充分考虑到了每个人擅长与了解的东西进行分工,在确定方案时也尽可能多的融合大家好的想法,让每一个人的思考都能在方案中得到展现。

 

Day 4

【就餐排队】
1. 一个或几个非高峰时段给顾客折扣
2. 规定内就餐时间给予折扣
3. 预点餐系统
① 顾客领取的等位小票下方会设置二维码,顾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餐厅的点餐页面
② 在提醒短信中会增加一个链接,点击链接可进入餐厅点餐页面
4. 预订就餐
5. 可在商场多个位置设置查询机,可查询所有餐饮店的等候情况和活动、预点餐(很多人跑到一家店,虽然人多,但先取一张,然后去另一家店看情况,再取一张,造成尸体号)
6. 在顾客等待时间增加服务体验,如设立等待区,幽默短片视频,饮料甜点等
7. 4楼餐饮区旁提供书屋可供顾客在等待时休息阅读,2楼餐饮等待区位于绿色植物间风景优美,且DIY馆一楼会推出手工艺品展可供顾客在等待时参观
 
【展板设计】
1. 版面设计:根据分区将展板分割为5块,主要采用C字图案进行分割(由于建筑主体类似于C字形)
2. 分区设计:主要分为5大块,分别为选址方案、外观设计、模型展示、功能分区以及绿色科技
3. 细节设计:各块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以图片、概括性标题为主,添加部分建筑细节
4. 创新设计:展示时模仿PPT形式,一边演讲一边贴重点
 
【心得体会】
今天除了对昨天还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之外,主要的任务就是设计展板。应该说展板的设计的进度也是比较快的,建模的同学还是继续负责模型的处理和图片转换,由一名同学负责前几天讨论用到的图片打印,两名同学负责版面设计,其余同学继续讨论商场的待解决问题,例如就餐排队现象等。
不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展板设计上,我们组始终认为创新概念十分重要。先不去讨论我们的创新设计是否可行,或者是否成本过高,我们认为没有用于改变的精神就不会有进步。如果我们在这次课题设计中还是沿用传统商场设计的理念、外形及功能分区,那么这次的课题也就失去了意义。很多人会觉得我们的商场乍一看外观上会更类似于一个体育场,但是没有人规定过商场不可以设计成体育场的样子,只要这种改变是符合绿色、吸引大众的,那这项创新就是一次成功。我们在设计中还比较重视的概念便是原生态简洁。在将建筑和林地结合的同时,我们尽可能简化建筑体的外形结构,而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它的分区设计和绿色原料的使用上,因为我们认为,评判一个建筑的好坏并不是看它具有多奇特的外形,更重要的应该是它的内部独特与实用性。因此,我们尽可能的使我们的建筑能涵盖更多的功能,并迎合当今的绿色潮流和人们追求休闲小资的生活方式。我们始终相信,适合时代、符合潮流的创新,一定不会被淘汰。
 

 

 

 

 

 

Day 5

【方案建议】
1. 展示开始时介绍自己与组员,展示结束致谢成员
2. 项目名称
3. 停车场费用问题(人工服务or自动化服务)
4. 功能分区创新不足(用户体验),花费时间太多
5. 建议双面采光,外墙是否使用玻璃?
6. 框架结构,梁板柱承重
7. 屋顶布局
 
【讨论内容】
1.C字母型
2.建筑绿地环环包围
3.建筑内部不同层楼不同森林风格(植物能使空气湿润清新)
4.仓储式立体车库
5.藻类供电玻璃
6.地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7.双层玻璃幕墙自然通风(外环冷空气由底层吸入,非各层) 
8.沼气发电池
 
【思考心得】
应该说我们小组从今天的中期方案展示中还是收获许多的。
首先,是在内容展示展示方面。我们组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点不够明确,信息过多。每个设计都会有一个主题理念,但因为我们希望将尽可能多的绿色科技融入我们的建筑,反而导致了主题不确定,亮点不突出,展示的整体感觉就是点多、杂,却没有能够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在一个设计中做“加法”并不难,但如何精准的把握“减法”才是接下去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其次,是关于方案本身。我们在设计时,确实考虑了很多的绿色方面,不仅是在外观设计上,更是在材料运用上,但是对于商场本身的设计却创新不足。功能分区的设计虽然合理,但却没有突出的亮点。如何给用户一个有趣或实用的新体验,是我们应该思考更深入的,也是吸引客流的关键。还有就是在绿色、创新与成本之间的平衡问题。我们在考虑设计时,大多是情况都是从理想状态出发,用到了很多先进技术,但却忽略了它的经济实用性。对商场来说,盈利是关键,成本无疑是一个重要且实际的问题。
最后是模型制作。今天虽然没有进行深入讨论,但我们从老师和学姐那里还是得到了不少建议,例如如何合理地运用材料、如何展现建筑材料的质感等等,相信对之后的模型制作还是有不少帮助的。
Day 6
【想法讨论】
1. 十字交叉式电梯
2. 室内过山车、游乐园
3. 艺术画廊、非盈利式展览馆
4. 室内水族馆
5. 自助超市
 
【模型制作】
1. 面积比例尺和高度比例尺确定(1:250和1:100)
2. 模型尺寸确定
3. 完成部分框架结构
 
【心得思考】
在本次的模型设计中,我们组还是在结构设计上作了比较多的思考。因为我们认为,创造性设计这门课想让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建筑奇特的外观、先进的理念,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巧妙而牢固的结构。因此,我们在确定了采用框架结构的大致思路后,就首先开始搭建框架结构。同时,我们选择先搭结构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我们选择了较大的比例尺,相对其他采用建筑群的小组来说,我们的模型更注重整体性,结构也比较大,如果先粘纸板和木头很可能导致在最后拼接时各部分无法吻合。
但经过一天的模型制作,我们确实也发现我们的思路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如何展现我们的重点部分——环形绿地,以及如何表现玻璃质感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解决。
Day 7
 
【模型制作】
1. 完成梁的搭建
2. 完成一层商铺制作
3. 完成二层功能分区设计与绘画
4. 完成二层积木式建筑制作与底板平面图绘制
 
【思考心得】
今天的模型制作应该说效率还是挺高的,已经完成了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制作与二层制作的部分。但是在制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楼板的搭建。由于我们的建筑是一个大型建筑体,我们的比例尺又定的比较大,在制作完框架结构后,就明显发现由于制作误差使得有些木棍弯曲倾斜。这样一来,我们按照标准规格制作的楼板就无法很好的贴合到框架结构上,二层楼板再搭建时我们也只能将楼板从中部剪开修整各部分大小。为了防止木棍受到过大的力弯曲折断,在之后的模型制作中我们决定尝试一个分块楼板,但美观效果还有待考证。

 

Day 8
 
【模型制作】
1. 一层功能分区细分
2. 二层制作完成
3. 三层搭建及功能分区
4. 二层绿地遮雨连廊的搭建及树木执着
5. 一二层间外部楼梯、斜坡搭建
 
【思考心得】
过去的几天中,我们主要进行的工作是模型大致轮廓的构建,而今天的工作则更侧重于细部。助教学长在指导我们组的模型时,提出了功能分区需要细化的建议,而我们一开始只是想在各层中拜摆放几家商铺示意,因此,我们再讨论以后对一楼商铺的布局和制作进行了重新的尝试。在二楼搭建时,也尽量把同一类的店铺做成同样的形状以表示分区。
今天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天了,除了中午以外大家基本都没怎么休息,结束也比较晚。这样的工作量虽然让我们觉得有点累,但工作中的团队配合却更加默契了。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模型一定能完美的呈现出来!
 

 

Day 9
 
【模型制作】
1. 完成三、四、五楼的搭建
2. 六层楼板的铺设
3. 部分外墙的剪裁
 
【思考心得】
今天应该说已经完成了建筑的大部分了,明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外墙的制作 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布置。经过前几天的工作,大家的手工明显熟练了许多,不过在今天的配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剩余的工作量并不多,也比较分散,在组长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或出现一些同学在工作,而另一些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情况,导致团队工作效率并不高。因此,在明天的余下的工作中,我们希望能先布置任务在各自完成,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
而比较好的方面是,今天的制作更加细节了,每个人都尽力希望将我们的模型表达的更完美、更精致。当然,其他组认真仔细的态度也给了我们很大压力,不过我们也只是希望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将事情完成到最好,其他优秀的作品是压力也是动力,让我们更深地思考如何改进、如何精进。

Day 10

【 模型制作】
1. 完成二层绿地的绘制与制作
2. 完成楼梯的绘制
3. 完成外墙制作
4. 完成部分外部屋顶制作、太阳能板的绘制
5. 完成建筑外墙的粘贴与绘制
6. 完成建筑外部的小物件制作
 
【其他工作】
1. 完成课程建议的书写
2. 完成团队工作总结
3. PPT模板选择
 
【思考心得】
今天的模型制作还是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的。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建筑主体已经全部完成,经过绘制外形也比之前好看了许多。之后就只剩下周边的一些绘制工作了。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模型比较大,建筑内部做了很久,之前一度大家都觉得有点疲劳失望,但今天当建筑完全搭建起来的时候,大家又忽然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组内的工作热情有提高了不少。现在的模型已经基本达到了我们之前的期望,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我们组内每一个组员的认真坚持,自信地说,我觉得我们已经很棒了。
 

Day 11

【模型制作】
1. 完成建筑外部物件与绘制
2. 完成建筑侧面封墙
【其他工作】
1. 展板制作
2. PPT制作

【思考心得】
持续12天的小学期眼看就要结束了,我觉得我们小组在这次模型制作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解了很多优秀的朋友。虽然以前大家都是一个专业的,但是互相熟悉的却不多,当然还有一位来自清华的同学。通过这次的合作,大家不仅在课程方面互相讨论交流,平时做模型时也会偶尔打闹玩笑,这让我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甚至比同班的同学更熟悉。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同人身上的优点,有些人擅长手工,有些人擅长绘画,有些同学总会有很多创新的点子,有些同学则善于文案整理。虽然时间不久,但短短几天却让我们相识、相知,我相信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很宝贵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