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创造性设计第11组工作进程记录
时间:2015-08-31 23:11
编辑:2015C11 点击:1019次
2015年8月31日
一、小组建立熟悉
成功源于良好的开始,大家刚刚坐下,就很自觉的开始进行起了自我介绍,虽然自我介绍不是很详细,但相信接下来朝夕相处的十二天中我们会很快的熟悉起来。紧接着我们就推选出了
组长,也标志着我们小组正式建立了。
二、绿色商业综合体区域选取
最初选取的区域有两个地方,一是黄龙体育中心附近,二是钱江新城附近。
选址在黄龙体育中心附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流量较大。体育中心附近客流较大,靠近西湖游客较多。
2、市场需求较高,附近缺少综合性的大型商业娱乐场所。
3、交通便捷。莫干山路经过此地,待建的地铁2号线经过附近。
但最终地址定在了钱江新城附近,具体位置为地铁1号线与地铁4号线共用的近江地铁站正北。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交通方便。南边紧邻地铁1号线与地铁4号线的近江地铁站,同时北边靠近地铁2号线,西北与东北靠近秋实高架,东边的西兴大桥与东南的地铁1号线可直接连通钱塘江南岸。
2、人流量较大。所选地址周围有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市民中心、公园,还有很多的居民区,西北靠近杭州城站火车站,南边隔街可见钱塘江,且靠近机场高速入口。无论是从固定居民
这样的长期消费者群体来看,还是从游客、旅客这样的流动性较大的消费者群体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选择。
3、市场需求大,竞争相对不太激烈。附近商场不多,更是缺乏大型的综合性商业娱乐楼。
三、方案造型设计
选址确定后我们小组首先从综合体的外观造型方面着手考虑,虽然没有形成特别系统一体的方案,但是大家交流出了很多新颖实用的点子。
1、倾斜的屋顶便于雨水收集,体现绿色节能。
2、建筑物悬空建造,用柱子支撑,减少占地。
3、综合体的不同楼体高低层次不齐,总体表现出东南低、西北高,一方面便于通风,另一方面便于采光。
4、屋顶才用玻璃板与百叶窗结合的形式,便于控制采光、隔热、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第一天的工作进度,大家都非常积极认真的参与讨论、合作,看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有理由相信我们会是最棒的!
2015年9月1日
我们小组今天讨论提出了两个方案:
一.“被砍伐后的树桩”:
我们打算把整栋建筑做成一个被砍伐后的树桩,寓意是为了呼吁人们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建筑大致还是类似于一个圆柱体,但是为使其更像一个树桩,外面一层上
会加上很多细节的地方。
二.“叶子”:
经过对比,我们觉得“叶子”比“树桩”更好,于是暂定方案二了。
进一步的讨论、设计:
(1)做成顶部向中心倾斜,收集雨水进行利用,或许能做成瀑布等景观,但有可能导致建筑内部潮湿,而且水量可能不足,水可能不干净。
(2)蒸腾作用的仿生:根系吸水,韧皮部向上输水,蒸腾作用产生吸水动力。但这个实现起来可能有难度,技术上可能会有麻烦,我们打算进一步查找资料。
(3)光合作用的仿生:装上一定的太阳能电池板,即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被动通风系统:把自然风引到地下室冷却后通到各个楼层。
(5)在讨论过程中,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做出一个俯视图、前视图和后视图都是一片叶子的建筑,而且要实现无缝对接。但是后来的讨论觉得这个想法虽有想象力但是
实现起来太难了,而且很有可能我们做出来之后别人都看不懂我们做的是个什么东西,(因为工艺可能会比较粗糙),所以这个方案就被pass掉了。
(6)建筑侧面做成类似于水的波浪一样的开窗,寓意是树叶落到水上。
2015年9月2日
今日我们小组主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建筑尺寸进行设计,通过查阅资料和多次讨论,我们基本确定建筑物的尺寸设计方案。工程占地面积为38400m2,长宽为240×160,共七层,首层层高为5.5米,2-4层层高为5.0米,5-7层层高为5.0米。
二是对各楼层进行功能分区,设置通道。在1-4层我们设置了宽为3.5米的回形主通道,两处电动扶梯,消防通道,五部垂直电梯电梯,其中两部只能通1-4层,一部只通5-7层。在一层设有两个次要出入口和一个货物出入口,在5-7层设有同样尺寸通道,但是会由于建筑面积的减小而减少两部电梯以及两处消防通道。一层主营首饰、化妆品以及快餐,而层主营百货以及家电,三、四层主营服装,五层主营餐饮并设置露天餐厅,六层主营电玩以及儿童娱乐,七层主营美容和健身房。
三是对“绿色”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加深。首先我们讨论了关于屋盖的设计,提出太阳能电池板结合蒸腾溶液的设计方法,进一步对绿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功能进行模拟仿生;紧接着我们在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两个已有的技术存在结合的可能,一个用于通风的被动式通风系统,一个是用于控温的低温地板辐射系统,针对两个共同点提出夏日通风冬日通热水的结合技术;另外我们借鉴前人经验设计了在建筑外立面设置绿化带用以达到绿色美观的目的;之后我们总结了其他的绿色环保技术,总结如下:
(1)绿色建材(建材回收利用、环保节能建材)
(2)双层玻璃幕墙
(3)雨水收集以人工瀑布
(4)污水回收利用
(5)自然采光
(6)太阳能
(7)蒸腾作用
(8)外立面绿化带
(9)被动式通风与低温地板辐射结合
以上是今天的讨论成果。
2015年9月3日
今日我们小组主要完成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討論了展板的設計方案並成功制作展板,通過早上的討論後我們決定了用葉子作為展板的主題,並以下列標題作展開:
選址
(1)交通方便
(2)人流量較大
(3)競爭關係
(4)經濟因素
外形
(1)屋頂:像一片傾斜的葉子
(2)立面:有流線型開窗(寓意水波)
(3)整體:葉子飄落于水面,自然之美
綠色
(1)綠色建材
(2)雙層玻璃幕墻
(3)雨水收集
(4)污水回收
(5)自然采光
(6)太陽能
(7)蒸騰作用
(8)外立面綠化帶
(9)被動式通風
(10)低溫地板輻射結合
(11)生物反應器活藻類
最後在大家齊心協力之下於下午做好了展板,並討論如何展示展板內容,經過討論決定由一名組員作講解,並以圖片配以文字的形式。希望明天的期中終結可以順利完成。
2015年9月4日
我们小组今天的工作内容如下:
1. 中期检查展示前,小组的冉波同学提出了关于停车场的设想:即采用摩天轮的形式,利用杠杆原理和重力,建立立体的停车场,可节省用地达3/4。
2. 展示。冉波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分别从选址、造型、功能分区、绿色与创新方面,阐述我们小组几天来的成果。赵羽习老师肯定了我们在外形和功能上的创意,同时也就一些问题与我们进行了交流。包括:摩天轮停车场的可行性;模拟“蒸腾作用”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可行性程度;以及如何把我们的想法通过实体模型完全表达出来。老师建议我们查找资料,充分研究,提出更加可行而又有创意的方案。总之,商业综合体要让业主能够接受并印象深刻。
3. 结合老师的建议,我们总结了之前的工作,调整了方案。大家分头研究几个方面:一是查找相关资料,论证方案中关于绿色的创意的可行性、科学性;二是进一步突破“绿色”理念的认识,用更广阔的视角思考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包括满足市民需求、突破当前商业综合体面临困境的方法;三是完善细节设计,讨论如何通过实体模型体现设计理念,并尝试三维建模。
在技术的可行性探究方面,我们加深了对蒸腾作用的认识,放弃了依靠蒸腾作用供水的方案,而转为以蒸腾散热为主;通过对摩天轮的工作原理和案例分析,放弃摩天轮方案。
目前商业综合体面临问题有:餐馆座位不足问题;排队问题,可尝试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的途径;可通过营造节日氛围、设置本地文化场所等等吸引客流量,等等。我们会进一步查找其他典型的绿色建筑案例,拓宽思路,而不止于技术上。
在细节设计方面,讨论了屋顶太阳能板和玻璃采光顶的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通风口的设置和表示,绿化的方案,等等。并分配了软件研究学习的任务。
2015年9月5号
今日我们第11小组的工作内容如下:
首先讨论了一下模型的尺寸,也就是模型与实物的比例,根据整体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为1000:3:然后讨论了模型的大致制作方法,包括底层形状,每层楼板与侧面墙体的组合方法,及侧面墙体的固定问题。侧面墙体的固定方法,开始想到两种方法:一,在底板多个小洞,侧面纸板对应开洞,做成嵌体结构:二,用木条制作一个简单整体的框架,外围的纸板用胶水粘在木条上。经过热烈的讨论,最终决定使用第二种方案。
然后就照着设计方案做了底层的形状,并用木条做了前四层的大致框架,并做了各层的纸板(因为我们组楼层形状为不规则椭圆,做了一点整合修改,最终设计为2个不同形状的椭圆结合)。
为了最后的展示效果,暂时设计为各层纸板可以轻松拆卸,具体的做法是在各层纸板边缘开洞,固定在侧面立柱上粘贴的横向木条(稍长于洞口),越向下的楼层洞口越大,这样就可以达到可以自由拆卸的目的。
2015年9月6日
今日我們11組的工作如下:
早上的時候把各層作簡單拼接, 發現由於紙張有些軟, 所以就在外圍加了木條作堅固作用, 效果明顯, 現在各層之間的距離很分明。接著的工作便是討論每一層的細節布局, 我們分了兩部份人, 一部分人討論走道和商店的位置, 另一部分人討論建築物右方的大圓該怎麼樣設計想打算有什麼用途。
首先在右方圓上我們討論了兩個方案, 有X字型和Y字型設計, 最後商討後, 基於美觀和方便性, 最後選擇了Y字型設計。而且中間作承重作用的水泥柱外圍則會建造一個水族館, 分4個獨立圓柱型水箱, 感覺就像一個整體。
晚上我們把第一層的細節布局用卡紙間隔好, 還有把第七第八層完成, 並且簡單的討論了一下顏色的分布。
2015年9月7日
今日我们11组的工作如下:
今天我们进行了分工,曾怡婷和冉波负责就外墙进行设计和制作,陈泽建和杨泽群负责屋盖的制作,刘健和张佳欣负责中心镂空处的连接设计和制作,黄颖豪和梁嘉俊负责上色和一些小细节的制作。
早上正式确定镂空处连接方式,Y字型两边连接本层,一边连接上一层,并剪裁出所需材料。墙体采用一部分玻璃加藻类生物器作为墙面,制作工艺方面玻璃采用镂空设计,墙体采用双层设计,并剪裁出墙体部分以及确定镂空形状并做了一部分镂空。细节方面涂色工作开始进行,做了扶梯电梯井等小部件。
下午继续中心镂空处的连接工作以及墙体的镂空刻画,涂色以及给中心平台加上护栏。开始了叶型屋盖的制作,采用分割的几块纸板进行分别制作再连接在一起。本来设计的屋盖由马鞍面连接而成,然而由于制作工艺以及水平的限制,我们做不出马鞍面来,只能做出中心凸的曲面,雨水沿曲面流入连接处的凹槽进行收集。
晚上继续下午未尽的事业,墙体的材料已经制作完成,屋盖大致制作完成,一些细节也完善了许多。
2015年9月8号
以下是本组今天的工作记录:
由于模型制作部分较多,我们分为几组分别制作,张佳鑫负责建筑主体建筑周围地面布局的设计,包括喷泉、停车场及其他设施;黄颖豪继续负责楼盖的设计制作;曾怡婷、冉波负责外墙的制作(由于我们外墙采用镂空结构,制作起来较为麻烦);梁嘉俊负责模型已完成部分的上色工作;其余人都负责内部布局的制作,包括每层内部的墙体、栏杆等。
2015年9月9日
以下是本组今日的工作记录:
今天继续是模型的最后制作工作,包括很多建筑内部、外部的小型部件的制作,以及庞大的上色工作,黄颖豪负责的楼盖部分也基本完成并进行了涂色。晚上还进一步讨论了楼盖上太阳能电池板的表现方法,并集体制作了太阳能电池板。
2015年9月10日
以下是本组今日的工作记录:
今天的工作较多,也进行的细小的任务分配:组长张佳鑫负责PPT制作以及准备明天的最后答辩,曾怡婷、梁嘉俊等四人负责展板的设计制作,剩下的三人负责模型的最后改进以及一些细节的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