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8
早十点半图书馆集合,借阅相关书籍,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后,一起去吃了中饭,约定下午两点407讨论。
下午讨论内容主要有推选队长、商定朝代选址、阅读材料、方案初讨论和次日工作安排。我们选定了余奥同学作为我们的小组组长。另外讨论了选择魏晋南北朝、春秋战国、宋朝等三朝的可能性,选址城市则从咸阳到南京到杭州到开封间不断讨论。最后确定将博物馆定址开封,主要展现宋朝文化特色。这样的选择一是出于宋朝经济文化内容丰富,有很多功夫可做;二是因为杭州也是南宋都城,本地的博物馆也许能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一些灵感;三是在杭州与开封间,开封博物馆分布相对较少,市内的开封博物馆也恰好在重建中,而杭州市内的博物馆接近饱和,开封较杭州更具地利。
图片分别是我们在407讨论的场景。次日任务分配大致为每人提供一套简略的初步方案后,继续讨论。
2016.07.19
早八点于西四407集合,每个同学都分享了自己的草创方案,组长将相似方案归为两大类,由两个小组分别负责方案细化,每个小组各由三名同学组成。
第一小组选择仿宋朝风格的博物馆主体,并希望把它与园林设计有机融合起来;第二小组选择现代化建筑形式,把展现宋朝风格的任务放在了立面装饰、细节处理上。上午剩下的时间里,两组同学各自思考如何完善方案,图为讨论场景。
下午两点,中午休息过后,我们回到407继续完善方案,赵老师也来到教室与我们交流。下午四点,两组方案大致定型,各自交流了本组想法并提出改进建议。图为第一分组的方案展示。
我们最后确定的方案将博物馆主体分为两个半圆,内部各有三层,半圆间设置一条街坊,以展示宋朝民间集市盛况。博物馆里面装饰成摊开的竹简状,竹简上可以绘图或写字。主体外,布置一条人工河,与附近的包公湖相通,空余场地可布置园林、雕塑、广场、绿化等。建筑选材上,我们希望把街坊处的建筑物用木材制作,博物馆主体使用钢混结构,内饰和外立面材料待定。之后,我们就预定的设计面积初步确定了我们的模型比例。我们希望造成一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h方的大型博物馆,在A0纸板上大致比划后,我们把我们的模型制作比例定在了1:200。下午的工作到此告一段落。
晚上,组员自由活动,各人被分配到查阅资料或学习三维模型制作等任务,第二天继续细化模型方案,要把总平面布置图与立面装饰问题解决好。
2016.07.20
早八点407集合,分两组各自确定主馆平面图和总平面图布置。主馆造型从半圆到椭圆到阴阳鱼不断变化,总平面也几次更换方案。中午休息前,定出了各自的大致轮廓,并确定了主馆的陈设厅分区。主馆层数从之前的三层变为两层,设置九个固定展厅和两个临时展厅。九个固定展厅有:1、民间生活厅;2、宋瓷展厅;3、书法厅;4、绘画厅;5、科技发明厅;6、宋史厅;7、宋代名人堂;8、宋词体验厅;9、开封城市陈列厅。两个临时展厅则可满足特殊展览需要。
下午,把主馆平面和总平基本定型并标注了必要尺寸,对室内开厅位置和周边景观建筑的布置进行了讨论,图为我们所绘的平面图。
晚上七点半,我们开始尝试模型制作,做出了一个小亭子。
次日任务有:1、将设计方案上的各区域标记到卡纸上;2、部分同学学习三维建模;3、可进一步展开模型制作;
2016.07.21
八点,407集合,早上分两组进行工作。一组同学开始园林模型的制作,另外一组则开始绘制总平面图并进一步确定相关的细节。负责园林模型制作同学查阅了众多宋代古建筑资料,确定了园林模型制作方案。负责总平面的同学在展板上绘制出总平面,为各建筑定位确定了基础。下午继续分两组工作,园林制作的同学继续工作,另一组则开始进行主场馆的制作。主场馆制作的同学确定了外立面方案,决定外立面采用竹简形式,并根据需要制作了相关材料。
下图为负责园林制作的同学的部分成果,包括了一个亭子和两座桥:
下图为认真工作、制作模型的同学们:
明天我们的工作仍然是继续制作模型。
2016.7.22
早上八点半,407集合。今天我们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制作模型。我们分三方面继续我们的工作。第一小队的任务是继续完成园林、古建筑模型的制作,他们今天花费了一天时间,制作了古建筑上精美的门窗,其精致秀美一定会在最终展示上大放光彩,为了保持神秘性,我们就暂时先不把图片放上来了。第二小队则继续主场馆的制作,确定了主场馆的内外色调并完成了墙壁的涂色,制作了展厅内所需的展柜、展架等物品,切割出了墙壁所需的卡纸、木条等,为主场馆的搭建做好了准备。第三小队则继续学习3D建模软件,徐张渴同学在毫无软件使用基础的情况下,独揽建模大任,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其自我牺牲与团队奉献精神令人动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相信他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一定能很好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能很好完成我们小组的工作。
因为明早西区通知会停电,我们决定明早放假休息,下午继续模型制作大业。
下面是我们今天模型制作时拍摄的照片,由于两天工作十分相似,照片也有极高相似度,仔细观察同学所穿衣服,便能发现这是分两天拍摄的~~~
2016.7.23
由于早上西四停电,加之大家连天赶工,疲态略显,我们决定放假一天,大家休息,为之后的硬仗做准备。
2016.7.24
经过一天的修养,大家早八点半在407集合。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依然是深化模型制作。我们的工作依然是分三小队进行。第一小队继续古建筑的制作,他们手工精制,构思巧妙,完成了古建筑的门和窗的制作,上面的雕花更是令人咋舌,他们也为古建筑立起来做好了充足准备,让我们期待他们的成果。第二小队则继续主场馆的制作,他们将主场馆的各部分涂上了颜色,并将主场馆立了起来。徐张渴、谢思聪两位有才华的同学,在我们外立面的竹简上留下了书法,并绘制了竹子。下面是他们今天的成果:
第三小队,也就是徐张渴同学,继续他的3D建模,他在建模中虽然遇到了瓶颈,但他积极查阅各种资料,向技术大牛咨询,与小组成员交流沟通,克服了重重难关,将3D建模深化下去,我们对他的成果也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总而言之,我们的工作仍然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进行,而随着时间的过半,我们也逐渐找到了制作的感觉,我们的效率逐渐提高,手工成果也更加精美,我们相信最后可以拿出让我们满意的成果。
明天的工作仍然是继续制作模型。
2016.7.25
早八点半,407集合。随着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的工作也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一如往常,我们分三小队进行工作。第一小队负责古建筑的制作,他们今天终于将主体立了起来,并在晚上成功开始古建筑屋顶的制作。虽然古建筑模型搭建最艰难的时候才刚刚开始,还面临许多难题,但已经让我们初步看到了这座耀眼的建筑的雏形。第二小组则继续深化主场馆的模型,我们今天成功将主场馆立了起来,并完成了第一层模型的搭建,制作了第二层的原材料制作与配色。第三小队的徐张渴同学则继续3D建模,并顺便完成的路灯的制作。
总的来说,我们正在为模型的完成与展示做最后冲刺,一天的工作充实而幸福。
明天我们当然还是要继续做模型,祝愿我们我们早日完成主场馆的制作。
下图为小伙伴们认真工作、废寝忘食的照片:
2016.7.26
一如既往,早八点半,407集合。
今天已经进入到做模型的冲刺期,我们在今天遇到了最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今天依旧分三个小队进行工作,第一小队负责古建筑的制作,他们今天制定了屋顶的制作方法,并制作了古建筑的顶和屋面,他们明天应该就能进行封顶工作,完成古建筑模型的制作。负责主场馆的第二小队,完成了第二层模型的制作和搭建,完成了封顶工作,并根据模型具体制作效果,稍微修改了总平面的布置,初步设计了四周绿化的形式并完成涂色。第三小队的徐张渴同学在今天继续3D建模,并完成了展厅效果图和主场馆总体效果图的制作。
明天希望能完成我们的主场馆和古建筑的制作,完成总平面的绘制。
下面是我们同学认真工作的照片:
2016.7.27
今天是模型制作的倒数第二天,组员们既为即将完工而感到振奋,也为答辩的即将来临感到一丝忐忑。在这样的心情下,我们早八点半在407集合。
我们也迎来了模型制作的最后阶段。我们各小队的工作也基本在今天完工了。第一小队继续制作古建筑的屋顶,他们用了一天时间,将古建筑成功结顶,他们精细的手工让人大为赞叹。第二小队在结束了主场馆的搭建之后,开始进行平面图的绘制,并将各地形配上了相关的饰品,进行了完善。第三小队的徐张渴同学,为了能够更好的用进行渲染3D模型,在中午两点冒着40摄氏度的高度前往南宋御街进行实地取景,其敬业与专业精神令人动容。
明天我们的工作是最后再继续完善我们的模型,并且商讨、准备我们的展示和答辩,以便在展示的时候能够展现出我们的最佳风采。
下面依旧是我们组员们认真工作的照片:
2016.7.28
今天终于进入到了模型制作的最后一天,但大家丝毫没有松懈,在早八点半便赶到了教室,为我们的工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由于模型搭建基本完成,我们便分为两小队进行工作。徐张渴同学主要负责展示的准备、PPT制作。他在和大家沟通交流之后,确定了展示的思路,也提出了他关于我们所做模型的一些疑惑,大家热烈讨论,给出了答案,相信这也会为他的展示提供帮助。剩下同学则继续完善模型。由于我们小组需要制作两座建筑,工作量较大,前期时间基本投入了模型制作,总平面制作与装饰品制作较少,大家便抓紧最后一天时间赶制一些小饰品。下午四点左右,西四教学楼停电,这也打断了我们原有的计划,我们的制作被迫停止,好在我们的主体搭建基本完成,虽然总平面布置稍微有点遗憾,但也基本可以让我们满意了。
由于结束的匆忙,我们也没能来得及拍照。最后就祝愿我们明天的展示一切顺利,为我们十天的辛勤付出画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