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感受
创造性设计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课程,没有传统的老师的通篇讲述,只有同学们直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造,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所难以遇见的,它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去发挥和创造,没有了思维上的束缚,我们的思想更能闪耀独特的光芒。这门课不仅仅是可以开发我们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个人的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合作往往可以使得事半功倍。在这十天小组成员的相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方案设计、中期展示、模型制作等等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彼此关照,思维碰撞出巨大的火花,分工明确,协调合作,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每一位成员都功不可没。为期十天的课程已经到达了尾声,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知识,经验,以及彼此间的陪伴都是难忘的记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铭记这段美好的时光。
二、 团队评价
我们都是来自土木19级的同学,八位成员组成了我们的团体。在开课的第一天,甚至有的组员找不到团队的所在,第一次讨论的时候,我们沉默了四五分钟也没有人发言,最后还是组长带头打破了僵局,从陌生到熟悉,从沉默到热烈,我们组的讨论是教室里最热烈的,大家的思想碰撞出剧烈的火花;我们组的模型是教室里最难做的,没有一个规则的结构,但是我们的进度是教室里最快的一匹。我们团队彼此间协作能力十分强大,思维的碰撞也很剧烈,每个人都是身怀绝技,有画图的能手,让我们团队的思维清晰的呈现在纸上;有建模的高手,把我们的三维模型很快的建立出来,这是我们实体模型能够快速建立的基础之一,有多才多艺的折纸能手,一只只砗磲、珊瑚在手指间飞舞,有结构赛的能手,模型的骨架在他的手下又漂亮又坚固。总之,就是由于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出众,加之我们小组成员间默契协作,才使得我们的课程能够顺利的完成。我们是一个充满了创造力,能协作,也充满了欢笑的团队。
三、团队成员与分工
团队成员:叶登琳、汪雨青、陈垚洁、袁保财、鲍新源、付晨阳、陈思愉、龚哲
(一)第一阶段:概念讨论、初步设计、中期展板制作
(1)头脑风暴,初步设计构想,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功能,提出砗磲构想,围绕其展开设计:全员参与;
(2)中期展板制作:通过贴纸的形式增加文字、插画;在展板上绘制主体
插画绘制:鲍新源、袁保财;
文字书写:叶登琳、汪雨青、陈垚洁;
底板绘制:龚哲、汪雨青、付晨阳、陈思愉;
(二)第二阶段:模型制作、总结材料汇总、PPT制作、su建模
(1)模型先利用粗木条搭建了建筑物的基本中心骨架,再添加棉绳、细木条和硬纸条撑起中部树干的枝条和底部海星的轮廓,最后我们用纸铺满表面并用水粉颜料上色;同时制作水母并布置周边环境。
木条内结构制作:汪雨青、陈垚洁、袁保财、付晨阳
外部附纸:鲍新源、袁保财、汪雨青
水母制作:龚哲、陈思愉、鲍新源、付晨阳
周边环境布置:付晨阳、龚哲、陈思愉、叶登琳
(2)su建模,渲染,制作动画演示视频:叶登琳、陈思愉、付晨阳、袁保财
(3)总结材料汇总:全员
(4)PPT制作:鲍新源、叶登琳、汪雨青
四、工作亮点
1.头脑风暴,大胆创新,思路清晰
在最初设计选题时,我们每人均提出2-3个设计想法,包括鲸落、污水处理、石油开采地生态重建等等,而后我们选取较为可行的几个方案展开设想与讨论,最后发现了与我们原先主题“石油污染”较为相关且亟待保护的物种——砗磲,并针对它的生活习性总结一系列需求与对应的建筑功能,最后设计建筑外形,并与功能做有机结合。
2.模型制作别出心裁,工作量巨大而稳步完成
作为人类视角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建筑造型最贴合自然,以海星和树的造型实现了海陆元素的融合,我们模型制作的工作量也因各种曲面、弧度的产生而增大。我们首先利用粗木条搭建了建筑物的基本中心骨架,再添加棉绳、细木条和硬纸条撑起中部树干的枝条和底部海星的轮廓,最后我们用纸铺满表面并用水粉颜料上色,整个制作过程共耗时4天,全组同学讨论方案、尝试、改良、实施,协作完成,工作效率高。
3.提升答辩效果,学习新技能
为了提升答辩效果,我们计划用SU给模型建模渲染,并通过视频动画展示;同时欲用Focusky增强PPT的动画效果。但由于我们先前并不是特别熟悉这些软件操作,故我们还专门查找教程,针对性地快速学习,尽管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素材查找困难、电脑死机、渲染效果欠佳等等,但最终我们克服重重困难,达到了理想中的最佳效果。
4.团队协作高效,各司其职,工作氛围活跃
前期设计选题,我们按背景、措施、功能设计、造型设计等部分分别查找资料;后期展板制作与模型制作中,我们也各自负责展板与建筑物的不同部分,同时开工提升效率。
五、工作不足
1.人数较多,意见交流时沟通成本高
由于小组人数较多,大家对于这样能打开思路的创作有很多的相法与建议,在想法碰撞时,大家的意见较难统一,又需要一部分的时间去形成新的观点,思想的不断摩擦,沟通的成本较高,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2.分工仍有缺陷,组员在一部分时间可能处在无事可做的境地
在小组分工时,由于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在某一阶段的工作中可能没有八个人的工作量,因此在分配工作时存在有个别组员无事可做的情况。尽管小组努力协调各组员之间的工作关系,但是这一部分仍然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3.工作期间卫生保持欠佳
在工作期间,教室卫生由于裁纸、裁木条等等原因将桌面弄得较乱,地面较不整洁。小组成员即使注意到卫生问题,每天晚上离开教室前均会及时打扫卫生,保证了离开前地面无垃圾,桌面的整洁。
六、课程收获
1.作为有幸被分到同一小组的八个人,我们尽管已在同一学院中学习了两年,但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但闻其名,不知其人的状态下。通过这一次创造性设计的课程学习,我们对彼此都更熟悉了。随着一项项需要合作的事务展开,不仅我们的合作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我们之间也逐渐培养起了难得的默契。这样一段难忘的合作经历想必会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一定作用。
2.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选题下,我们每个小组成员都在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而最后的方案也在思想的交锋,言语的辩驳中慢慢明晰了。尽管初创之时便已知晓将要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我们也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去。在这样高强度地脑洞风波后,我们的创新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言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在制作我们难度巨大的模型(全身无棱角,无平面,只有光滑曲面)的过程中,我们的动手能力,包括上色、剪纸、折纸、框架制作、胶水使用等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在建模之时,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各软件的使用熟练度,以及手绘草图的能力也都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制作过程中多种方法、多种思路的碰撞更是让每一个组员受益匪浅。
4.在这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设计出适合目标生物砗磲生存的建筑,我们查阅了大量关于海洋生态,海洋污染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近年来海洋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也看到了国家、地方政府乃至个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的不懈努力,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