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今天是2023年创造性设计课程开课的第一天,本次的主题为设计具有单一或若干功能分区的海上漂浮结构。早上,在聆听完赵羽习教授的介绍后,我们小组早已兴致勃勃地开始筹划今日的工作。在早上的讨论中,我们确定了从海域选择、能源来源、水资源管理、绿色低碳、材料结构和整体布局等几个方面进行模块式的讨论。经过早上的铺垫之后,下午我们对各方面的资料查询进行了详细的分工,我、王灿、张理锦和沈行进行了海域选择和材料结构的具体分析,罗愉淞、向鑫垚和童楚普进行了能源来源、水资源管理和绿色低碳的资料收集,最终已确定在南海三亚附近建设我们的海上城市,并已确定城市功能定位为旅游度假,同时确定了海上城市漂浮与固定的结构设计。最后,我们每一个人都绘制了一幅自己想象的海上城市的整体布局,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今天的工作。明天的工作中,我们将统一意见,并开始着手绘制每一部分的结构图样。
7月14日
在今天的讨论中,我们重点围绕海上建筑的整体布局进行设计与讨论。在前一天的讨论中,我们确定海上建筑功能设计为度假村,在今天我们除了确定小岛的整体布局以外,还设计了具体的建筑类型以及功能,也最终确定我们的岛屿名称为“海蓝悦屿”。
“海蓝悦屿”
首先,"海"是这个名字的前缀,强调了度假村所在的地理位置——南海。南海以其湛蓝的海水和绵延的天空而闻名,因此它象征着平静、清澈和宁谧。这个名字让人们联想到南海的美丽景色和令人心旷神怡的蓝色海域。
接着,"蓝"代表了度假村的主题色彩。它不仅紧密联系着南海,也代表着平静、宁静和自由。"蓝"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舒适、放松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最后,"悦屿"传递出度假村的愉悦和快乐之情。"悦"代表着愉悦、欢乐和享受,而"屿"则表示岛屿。同时,"悦屿"也谐音“悦语”,有着欢声笑语的意味,这个名字让人们期待在这片天然环境中感受到独特的喜悦,有如置身于一个令人愉悦而难以忘怀的度假胜地。
综上所述,"海蓝悦屿"这个名字将南海的美丽与度假村的休闲氛围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舒适、愉悦和自然亲近的体验。这个名字希望能传达出度假村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前来度过美好的假期,在这片被海蓝色所包围的悦屿上留下美好的回忆。
中心岛屿:
由七个板块构成,使用正六边形拼接,边长50m左右,思考灵感来源于蜂巢。其优点在于能更大效率的利用空间资源,同时因为蜂巢的特性其能朝六个方向进行扩展,为未来的扩建能打下坚实基础。
建筑主要为一栋水族馆、两栋基础设施和四所四合院构成,风格为中国古建筑风。水族馆居中,建筑形状呈矮圆柱,造型类似天坛;海上四合院是本度假村的亮点之一,四合院南北各两所面朝大海,打开门就能望见碧蓝色的大海,使人心旷神怡;两栋基础设施位于东西两侧,为长条形古建筑风格,具有餐饮、娱乐、医疗等功能,且建筑外侧拥有大面积沙滩,可供游客游玩。
岛链:
岛链由六部分组成,呈圆弧状包裹这个中心岛屿。岛屿的设计重点在于防风与防浪,保护中心岛屿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的稳定性。岛屿的设计也同样考虑到海洋洋流的走向,确保整个岛群里的水为活水,也为船只行驶提供便利。
在其中两个岛链上,建有发电厂与水厂。发电厂主要能源依然是通过电缆从大陆方向给予供电,但其也在附近海域拥有自己的风力发电阵列装置,可以自给发电,甚至能将过剩的电力通过电缆返还大陆。水厂则是拥有一套净化海水的工艺体系,保证岛上人员的日常用水需求。


7月15日
在今天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围绕岛上各建筑的具体形态进行设计与绘制,这是整个模型设计的关键一步,也是未来模型构建的重要一步。除此之外,在孟涛教授的指导下,我们积极修改当前设计的可行性,在浮体、锚定结构上也进行了修改与优化。
浮体、锚定结构
原先使用的张力腿结构属于部分漂浮结构,虽然在力学性能的分析上拥有着优异的性能,但随着深度的加深,其造价翻倍增长,且日后维护难度也会增大。于是,在罗愉淞同学的建议下,我们采用了新型的板锚结构,与TLP平台相结合。在保证主体部分是完全漂浮结构的同时,优化了锚定过程,使其更加经济简便,且锚定后能具有较为良好的稳定性。
A1展板绘制
在早上的工作中,我们分别绘制了南海地图(童楚普)、整体布局图(王灿)、浮体锚定结构(罗愉淞)、四合院结构(余锦睿)、基础设施结构(沈行)以及中心水族馆(向鑫垚)的草图。在确定后进行A1展板的排版,在下午工作中,已初步将以上内容以铅笔稿形式绘制在展板上,同时开始准备中期展示的演讲稿(张理锦),梳理前期工作内容,整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创造性和可持续性。
7月16日
在今天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针对A1展板进行绘制与上色,并开始着手思考模型搭建所需要注意的细节,对整体模型设计的比例尺、材料使用做了初步规划。
A1展板绘制
在展板绘制的工作中,有了昨天的铅笔稿,今天的绘画进度进展飞速。但我们对展板是否上色以及进行文字编写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不进行上色以及文字编写。其原因为:我们设计的建筑多为中式古建筑,上色难度大,需要后期更多的时间去斟酌;其次,我们决定采用边说边写的模式进行,故不再额外在展板上进行绘制。
模型设计
今天助教给出了详细的材料信息,这又引发了我们小组对模型设计的思考。在对A1底板进行规划后,我们发现留给我们进行模型构建的空间小之又小,这给我们模型搭建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我们也最终确定我们构建的比例尺为1:500。在下午的不断尝试中,我们已开始掌握部分模型的搭建方式,为后面工作做下铺垫。
讲稿优化
同时,在其他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我们也对昨天写出的第一版讲稿进行了修改与优化,更符合中期展示所需要的思路展示,突显小组设计特色。
7月17日
中期展示
今天我们进行了本次课程的中期展示,在赵羽习老师和其他助教的指导下,给我们留下了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考虑建筑成本的问题。小规模的度假村建筑成本却不小,需要投资方的顾虑,即考虑什么时候可以回本的问题。
2、如果只是度假村,那没有必要一定新造一个海岛,可能可以直接建在海南。在设计海岛时,应该考虑怎么让我们的设计自圆其说,让甲方了解建造海岛的必要性和可盈利性。
这些问题是我们之后需要去深入考虑的,要查阅更多的资料去完善我们的设计基础。
模型建设
自今天开始,我们获得了我们搭建模型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并开始初步的模型搭建,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搭建:
1、六边形浮体结构的搭建,主要要求在体现出我们TLP平台的同时,能够承载之后搭建在上面的其他模型。目前,由王灿、沈行和张理锦同学进行设计与搭建。
2、四合院的具体形象设计,其最重要的点在于体现出古建筑屋脊的美观,这要求了我们在细节上的刻画。同时,如何合理的利用卡纸与木条之间的连接展现建筑之美,这也会是我们之后去考虑的地方。

7月18日
模型建设
今天我们开始进行具体模型的搭建目前主要从四个方面同时着手设计与搭建:
1、六边形浮体结构的搭建,由王灿、沈行和张理锦同学进行设计与搭建,在卡纸中加入木条结构,保证上面的建筑能够平衡稳定。目前已完成。
2、四合院的具体形象设计,其最重要的点在于体现出古建筑屋脊的美观,这要求了我们在细节上的刻画。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开始理解如何合理的利用卡纸与木条之间的连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我相信在接下来的三个四合院的搭建中,我们能越做越好。目前由我、童楚普进行设计与搭建。
3、树的设计与搭建,由向鑫垚同学负责。观光型树、防风树以及绿化树都需要不同的形象。
4、中心水族馆的搭建,由王灿、罗愉淞负责,参考天坛结构,考验圆台的设计与建设。
7月19日
模型建设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具体模型的搭建,目前已初具成效:
1、四合院的具体形象设计,目前我们已完成了一栋四合院的建设,现在正在基于第一版进行更改升级。
2、树的设计与搭建,向鑫垚目前已完成两种树的建设。
3、中心水族馆的搭建,目前已完成。
4、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栋,已开始着手第二栋。
7月20日
模型建设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具体模型的搭建,目前已基本完成,只剩下整体上色与结构排列:
1、四合院的搭建,共四栋,目前都已经完成。
2、路灯的设计与搭建,目前已完成。
3、浮桥以及码头的建设,目前已完成。
4、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栋已完成。
PPT制作
目前已基本完成,差小组合作照片以及最后整体照片。
7月21日
模型上色与整体固定
在最后一日的工作中,我们进行最后模型的整体上色以及固定:
1、沙滩的上色。
2、环岛的上色。
3、中心岛屿的道路以及绿化上色。
4、整体模型的固定。
PPT制作、工作报告的书写
已完成,并开始进行终期展示的模拟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