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创造性设计第5组工作进程记录

时间:2016-07-18 20:08 编辑:2016G05 点击:792次

2016/7/18

今天是接到任务的第一天,上午布置完任务后,我们小组六位成员顺路来到图书馆讨论区进行了第一次会议,推选出组长,并安排了这两天的资料搜寻任务。随后大家走进图书馆,搜寻了7本关于博物馆、展览馆设计的书籍并借出。下午1:00到4:00,我们各自分头查找资料,主要方向为:自己认为适合的朝代、政权国家,理由(朝代的建筑、文化特色、历史等内容)。下午4:00我们聚集在西四407进行讨论。大家逐个介绍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进行投票表决。大家提出的可以选择的朝代有:吐蕃、两晋、巴蜀国、西夏、大理国,并且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理由。经过激烈的讨论与最终表决,我们将朝代定为吐蕃王朝,时间与唐朝几乎相同,博物馆的地点初步定在拉萨。晚上的时间大家各自寻找资料,关于吐蕃王朝的吐蕃的建筑风格、经济(畜牧业特色等)、社会风情(生活习惯、衣食住行、风俗等)、政权发展历程、吐蕃当权期间发生的大事、吐蕃的文化(宗教信仰、文字、绘画等)等方面的内容。明天早上集合并进行选址与场馆设计。

 

2016/7/19

早上八点半,我们便已聚集在一起,开展今天的讨论,小组成员分别介绍了自己昨晚查找的关于吐蕃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互相交流了关于吐蕃博物馆设计的一些立意出发点,确定了许多运用于设计的重要元素,大家积极开动自己的头脑,从西藏已有的民居、宗教建筑出发,结合吐蕃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来对于建筑整体的布局进行思考。

下午的时候小组成员分别在寝室进行博物馆造型布局的方案设想,每人想出一种方案。晚上六点半,大家再一次聚在一起,就自己的方案进行介绍,之后大家一起选择了一个较好的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小组关于建设吐蕃博物馆的初步方案。虽然开脑洞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之后的收获让这一切都变得极具意义。

2016/7/20

今早八点半,我们组员就已经到达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早上的任务主要是在昨天设计的模型外观造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包括确定其内部的功能分区和建筑大小,博物馆的定位。熟悉3D建模软件的组长将我们的设计转换成模型,使我们的构思更加直观具体,也更容易发现其不足加以修饰和改进。为了确定博物馆的内部构造,我们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比较借鉴了外国和国内已有同类型的博物馆构造,大致确定了博物馆的功能分区和参观主要路线。

下午一点半,我们开始了对于建筑模型大小比例的讨论和功能区的具体规划。由于我们的博物馆属于大型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大,人流量大,所以内部空间的设计十分重要。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们大致确定了模型的大小,决定最后的展示成果就是博物馆主体,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系统地反映我们的设计思路,让博物馆的内部构造更加精致直观。讨论的同时组长曾佳棋又将3D模型更加细化,将外围的装饰物,大门、窗户、屋顶等添加到了模型中,我们看到初具规模的博物馆,更加有干劲。

晚上吃过饭后,大家都早早来到了专教,迫不及待开始了工作。为了提高效率,我们继续分工,莫栋和秦格合作用CAD设计每层的平面图,组长曾佳棋继续修饰我们博物馆的3D模型,方便我们实际建造,而周伊婷、李彬文和唐昆开始用卡纸和木棍搭建模型的骨架。分配到任务的大家都干劲十足,十分投入,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

定会建造出一个美观实用的博物馆模型,期待明天的工作。

2016/7/21

今天早上九点,组员们便来到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组长曾佳棋和组员莫栋、秦格讨论博物馆内部的总体空间布局及分区后,安排这两位同学完善细节,包括每个分区的主题和详细的设计尺寸等。同时,组长带领周伊婷、李彬文和唐昆同学继续搭建博物馆的大框架,由于有了前一天的经验,组员们的工作进展较为顺利。由于设计原因,在某些地方框架会出现歪斜的隐患,对此,组长指出要吸取经验,改进工艺。

下午4点,组员们回到了教室,每个人继续做上午分配到的任务。莫栋和秦格同学参考了博物馆设计相关书籍中关于流线的内容,并开始设计每个展区的隔墙、陈列品位置及人流引导。组长曾佳棋和周伊婷、李彬文和唐昆同学继续截取木棍,一直做到今晚9点半,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2016/7/22

 

早上九点,首先大家对前面的工作进行了回顾,组长大致制定了今天的工作目标并进行任务分配:曾佳棋和李彬文负责顶层特型楼面、框架的搭设;秦格和莫栋继续对各层平面布置进行完善和收尾;唐昆和周伊婷制作底部圆台和周围墙面。

随后大家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在几个小时的工作中,小组成员利用工作间隙走动放松,同时监督其他组员的工作进度与效果,保证各部分都朝着理想的方向有序进行。一上午的工作后我们都很疲惫,但是考虑到近几天中午炎热的天气,我们决定中午留在教室继续工作,不把任务拖到最后几天才熬夜完成。

下午三点,曾佳棋和李彬文完成了三层“万字符”结构的搭建,唐昆和周伊婷把底部圆台制作得结实美观,秦格和莫栋恰好也全部完成了各层平面图的设计,大家凑在一起审核设计图,提出优化建议。

今晚的任务是将平面图优化、归纳整理形成打印版,并打印成纸质版供具体制作参考。

明天开始进行的各层楼面细部布置工作。

 

2016/7/23

周六,今天天气真热,早上得知西区教学楼上午停电,再加上每层楼的内、外墙面设计进入了困境,而且多日持续的工作让我们感到劳累。因此我们决定休息一天,养精蓄锐,明日全力投入模型制作!

 

 

2016/7/24

时间的脚步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周的最后一天,天气炎热依旧,我们的模型已取得可喜的进展。

早上九点,我们便已经全体集结,准备着一天的工作。上午,我们主要进行了窗户的设计,绘画,裁剪工作,直到最终的完成。上百扇窗户,上千根线,几百根短木棒,大家忙的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不到两小时,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所有的窗户都已经被制作出来。组长曾佳棋负责所有窗户的上色工作,不一会儿,红瓦黑窗的吐蕃建筑便跃然眼前。

大家的激情没有被劳累浇灭,反而在正午的艳阳下越发火热。午饭后,大家又准时来到407开始了下午的工作。经过前几个工作日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外墙的设计与制作。所以下午我们主要是进行一些室内的细部制作。我们的大体分工如下:叱咤江湖的总工程师曾佳棋负责楼梯的制作,外墙着色和划分室内分区等工作;拥有祖传技术的技术总监李彬文主攻楼梯的制作,划分室内分区等工作。身怀绝技的三位技术熟练工——莫栋,周伊婷,秦格承包了划分功能区和分隔墙制作的重任;可爱而善良的唐昆同学则兼营室内分隔墙制作和外墙着色两项任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个个精致的楼梯,隔墙很快被制作出来;再加上神乎其技的上色技术,已经初具神韵。

下午的工作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而我们的心刚刚燥起来,谁也不愿意就此停下脚步。于是我们相约晚上六点半继续战斗,以便能共叙喜乐,妙手生花。

天色渐暗,志气愈涨。我们按照之前的任务分工,一鼓作气地进行了一楼的细部制作。精致的楼梯,小巧的窗户,超豪华的电梯,都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从设想变成了显示。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看着自己的模型一天天成型,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成长一样欢喜。

然而,身体的劳累提醒我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so  do吐蕃博物馆。于是只得稍事休息,但愿在一天的养精蓄锐后,明天我们能创造出更多成果,在创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欢乐!!

2016/7/25

新的一周。

闷热的教室。

我们的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上午9点半,大家陆陆续续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

今天主要完成的任务有:基本完成了外墙的制作与上色,确定并完成了楼内部分区域的上色工作,完成了室外楼梯。

冲刺阶段的工作不像一开始那样是整块而明显的。工作内容琐碎而繁杂,虽然看起来很散,但是工作量很大。加上一开始的制作时没有考虑后期的加工,因此许多后期的装饰工作会与之前搭好的结构产生冲突,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

大家完成自己手头的任务后,再去模型上寻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将自己的意见告诉组长曾佳棋、大家一同探讨该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及该做怎样的工作以后,再各自去完成自己新的任务。多而琐碎的任务,让我们虽然忙活了一天,但是感觉又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不过虽然感觉任务完成的没一开始那么明显、那么有成就感了,但是我们知道这是黎明来前的黑暗,大家一定要一同努力,挺过这两天,当模型真的做出来的时候,这两天啃的硬骨头的流下汗水终将化为我们的自豪感!

2016/7/26

今天进入了模型制作的关键阶段,早上九点三十分,我们便来到了闷热的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上午,唐昆已经开始准备答辩PPT的提纲了,而其他同学则继续模型的制作,秦格、周伊婷、莫栋对二楼的楼面进行上色,以及内墙的粘贴,李彬文则进入了紧张的屋顶制作中,曾佳琪对二楼外墙进行染色以及粘贴。经过一天的辛勤工作,模型已经初具端倪,二楼全部完成,屋顶框架已经搭好等待上色,一楼已经经完成过半,相信我们离成功已经不远。

回寝室的路上,大家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讨论着接下来的工作,从大家的言语中,我听到了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感以及那一份隐藏着的自豪,这大概就是这门课所带给我们珍贵的东西吧。

2016/7/27

模型制作进入尾声,我们的制作热情也如杭州的夏日般火热。今早八点半,我们就来到了专教407,投入了模型的制作中,我们打算鼓足干劲,争取今天就结束模型的制作。

模型大体已经制作完成还差最后屋顶上色、四周环境的布置及内部零件的安装。因为我们的模型是由成可拆卸的局部拼装成的整体,所以我们依旧分工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内部零件如楼梯间、电扶梯等的安装由操作熟练的李彬文同学负责,细心的莫栋和秦格同学负责四周绿化的布置以及内部的一些细节修饰,周伊婷和唐昆同学合力配色将屋顶染成了渐变色,心灵手巧的组长曾佳棋设计并制作了具有吐蕃风情的博物馆大门。尽管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星期,难免有些疲惫,但想到即将完成模型制作,我们的博物馆即将竣工,大家还是充满了斗志,丝毫没有松懈。我们对博物馆模型倾注了无数精力与努力,希望收获一个制作精良的作品。晚上我们还讨论了一下后天的展示形式,因为觉得光是ppt展示或许过于单调缺少特色,我们打算采用一些不同的方式,敬请期待!

 

2016/7/28

通过昨天的讨论,我们决定由馆长曾佳棋和导游莫栋带领大家参观吐蕃博物馆并介绍博物馆的外部设计与内部布置。两位同学一整天都在构思展示内容与制作PPT,经过激烈的讨论,完成了两千多字生动流畅的讲稿和酷炫的PPT,在这里为他们的辛苦付出鼓掌~
当然同样辛苦的还有我们其他四位组员,西四专教今天上午和下午都发生了停电。顶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回到了工作初期没有空调的艰苦日子,李彬文、秦格和周伊婷三位同学仔细寻找着模型内外的各处瑕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修补与优化,终于把整个模型收尾工作完成。而文字功底较好的唐昆负责团队总结的撰写。
今天的吐蕃博物馆看起来雄伟壮观至极,也收到了其他小组同学的不觉赞叹,看着辛苦设计制作了十一天的模型成品,心中涌起阵阵成就感!
欢迎踏上精彩的吐蕃博物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