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上午,项目启动,老师对设计项目进行总体介绍。我们组选李榕凯同学为组长,然后一起去西4-407熟悉场地。途中,我们相互认识了一下。到了教室,我们交换了一下想法,安排了分工。聂绍凯负责画画,李谈词负责PPT制作,费振霄负责3D建模和视频制作。
中午,李榕凯去买了美工刀和砂纸。大家每个人回去想了一个自己最想做的朝代,并准备了相应的资料。
下午3点,我们来到专教深入交换意见,选出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
梁家馨提出的方案。选取的时代为商朝。博物馆的造型取材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地点设在成都。主要是以中原文化和少数名族文化为主。
方案二:
聂绍凯提出的方案。选取的是三国时期,考虑到魏蜀吴三足鼎立,想建一个三足鼎的造型,地点设在荆州。后来又考虑到承重的合理性,又改成三个扇形。主要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为主题。
张鹏受最近上映的电影《大鱼海棠》的启发,想把博物馆设计成永定土楼那样的。
方案三:
李榕凯受家乡三坊七巷和船政文化的启发。选取的是清朝,由主路口进入,左边是北方的建筑特点,有四合院、皇家园林;右边是南方的建筑特点,有徽派建筑、土楼。体现的是清朝早期闭关锁国时的情况。路的尽头有一艘大船,是博物馆的主体。体现的是清朝后期国门被迫打开,开始洋务运动、奋发图强的时期。博物馆中有名人故居,民俗风情,工艺品展览,茶叶、丝绸、瓷器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等。这艘船也寓意着扬帆起航,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奋勇向前。同时也顺应了当今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展。
后来经过小组成员的激烈讨论,我们最终决定方案一为最优方案。
方案三被否决的理由有:
(1)建造难度大,缺乏新意。要建造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袖珍模型,同时又要保证制作精巧,难度很大。船的造型缺乏新意,若要添加花纹,又增加了难度。
(2)任务要求建造一个博物馆,而不是建造一个主题公园。方案三工作量大,预算高。
方案二被否决的理由有:
(1)本来考虑里面由螺旋形的过道缓慢上升,贯穿整个三国历史事件,类似于古根海姆博物馆。后来考虑到螺旋形比较难做,而且不容易一层层拆开,看到里面布置。
(2)造型不够美观。三国时期大家都比较熟悉没有新意。
方案一的优势:
(1)富有神秘感和历史感。商朝离我们比较久远。同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我们炎黄子孙对这一历史时期却知之甚少。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商文化中心,增强人们对商文化的了解。
(2)造型简洁、美观、大方,融入历史元素,又不失现代美感。同时建造难度适中。
晚上,由梁家馨牵头继续研究完善方案一。李榕凯负责整理一天的工作进程,规划明天任务。
7月19日
上午8点半,我们来到西四-407,开始进一步讨论昨天选定的方案。
大家各尽所能,思考并完善该方案。我们查阅了博物馆规范,结合我们的规划目标,决定建一个中型馆。
考虑到时代特点和当今审美偏好,我们决定做一个三足鼎形状的博物馆。
一层是鼎的三足,也是入口。二层是博物馆的主体,三层是仿造青铜太阳轮造型。
接着,费振霄开始三维建模,李谈词开始CAD制图,其余的组员开始考虑博物馆的博物馆的具体尺寸。
下午我们两点到教室,发现下午教室停电。于是我们转移到图书馆继续工作。费振霄继续三维建模,李谈词和聂绍凯继续CAD制图。剩下的组员讨论了总体平面布置,模型尺寸,建造难点等内容。下午我们画好了CAD图。
晚上六点我们回到教室,开始模型制作。 我们首先要在硬纸板上裁一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我们的圆规太小不够画,我们试了用棉线缠笔等方法还是不能画出令我们满意的圆。最后还是决定用CAD画出1/4圆,然后打印下来贴在硬纸板上描。我们晚上裁了一些杆件,做了一部分基座。三维建模基本完成。我们临走之前还打扫了教室。明天我们要正式开始做模型了。
2016年07月20日
今天上午的主要任务是模型的制作。梁家馨、李谈词和李榕凯同学负责实体模型的制作。由于昨天的三维模型比较粗糙,甚至还存在缝隙,今天上午费振霄准备重做三维模型,聂绍凯在旁负责提供修改意见。
到中午十一点有余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实体模型的制作,只差拼装;而三维模型依然只剩下比较困难的底面。为了能够形象地描述底面,我们决定买橡皮泥来制作参考。
下午两点多,当我们重新聚首的之后,很快地完成了实体模型的收尾工作。但是当拼装完成之后,我们才发现,模型的高度错误。在发现难以通过修改的方式来挽救之后,我们只好重新制作大部分零件。而三维建模也完善了顶楼的细节和内部的空间布置,但是仍然未能解决底部的问题。到下午5点30左右,我们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并约定在晚饭后进入工作。
晚上六点左右,我们重新聚齐并且开始了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又一次完成了实体模型的内部制作,同时,也基本解决了三维建模底部构型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明日将继续努力。
2016年07月21日
睁开惺忪的双眼,又是新的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8.30在模型教室集合,费振霄和聂邵凯继续进行3D建模的工作,而模型制作方面迎来了制作的重要环节——曲面的制作,为此李榕凯、梁家馨张鹏、李谈词全员上阵,开始制作。
曲面制作的难点就在于硬卡纸的单向弯曲性不能使我们完美的实现原来设计的曲面形状,我们首先在网上进行此类制作方法的搜集,搜寻许久依旧无良策,经过我们的商讨决定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曲面圆的制作,也就是用一个个小曲面进行粘接达到曲面的效果,然而做决定容易但这个设计实施很难,为了达到曲面较好的曲率效果,我们创新地在曲面中心采用小木棍支撑进行了曲率的调整,虽然这样又给制作加大了难度,但是我们内心对模型的要求标准驱动我们为了实现较好的展示效果而甘愿去赴汤蹈火,我们采用流水线式作业,经过一上午的奋斗我们成功了进行了第三层曲面的制作,而3D建模方面初步完成了底层曲面的规划而不断进行改进。
中午临近组长考虑到天气炎热的不便,人性化地提出大家可以选择下午晚些开工这一方案,而组长和费振霄、张鹏等选择中午待在模型教室稍作休息直接开工,然而各个组员的热情并没有被骄阳所震慑,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来到教室进行工作,虽前路漫漫吾心亦往矣。有了上午的经验我们第二层的曲面做得很快很完美,大家热情高涨,负责3D建模的费振霄在闲暇
之余也在模型制作上牛刀小试。
制作完曲面之后我们对模型内部开始进行优化建设,我们讨论决定制作旋转楼梯,大家各抒己见从DNA双螺旋结构获取灵感结合棉线进行制作,无奈制作效果太差而不得不放弃,而最终我们的艺术总监聂邵凯同学巧妙地用木棍粘结成旋转楼梯,大家不禁拍案叫绝。而梁家馨将自己深厚的土木功底以及女生心灵手巧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运用所给材料造出了穹顶模型,给我们下午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到了晚上我们开始对模型进行优化,李谈词进行cad制图,李榕凯和梁家馨不断交换意见进行整个博物馆区域的平面设计,我们决定将玉琮、鼎、龟壳等的形状特点应用其中,不断对各部分的尺寸进行调整优化,而张鹏结合我们查到的‘商’字的金文写法设计出了交通路线。
最终我们一天的工作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结束,我们展望下明天的工作,怀着憧憬与兴奋,与日月为伴隐匿于苍茫的夜色中。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明天继续做模型!
2016年7月22日
今日早上本组照常来到教室继续工作,孟老师来到教室对本组的设计进行了简单的了解,认为我们的模型做得不够精致,但也提出了建筑与文化的结合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会在后面的制作中更加细心,并注重建筑于文化的结合。上午,费振霄和聂绍凯紧接之前工作,在昨晚初步讨论博物馆周边建筑布置得基础上,利用软件进行3D建模的工作,而组长李榕凯则带领李谈词、梁家馨和张鹏对博物馆周边建筑尺寸进行讨论和确定着手制作其模型,为了体现古代文化,我们的建筑有着如“龟壳”等各种有意义的造型。此外,我们上午还制作了博物馆底层的模型。
到了下午,聂绍凯和张鹏思考规划了博物馆二层和三层的平面布置和尺寸,并利用CAD软件进行绘制,费振霄则继续完善三维模型,和聂绍凯讨论并对之前不理想的部分进行修改,李榕凯、梁家馨和李谈词继续制作上午未完成的博物馆周边建筑的模型。
下午我们工作至6点半,晚饭后便马上返回教室继续工作。完成了博物馆周边建筑模型的制作后,我们便全员着手制作一些细部的模型,如博物馆内的展柜,博物馆外的树等,制作期间也初步讨论了一些接下来的规划,我们认为我们的模型可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修改,但我们不畏任何困难。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共勉,晚安!
2016年7月24日
经过一天的休整之后,我们8:30准时来到了西四进行模型制作,到今天模型制作已经进行到了模型上色和细节部分制作的过程,确定模型的基本配色对于模型的整体观感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进行讨论。
在模型的配色上,我们参考了现存历史博物馆大多使用建设原材料的原色,减少外层建筑的颜色喷涂,我们将建筑主体的外墙确定为大理石偏黄的原色,上部五条走道为赭色,顶部穹顶为金色。
7月26日·
俗话说“越到最后,越不能放松”。模型的制作进程还是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不算快,也不能很慢。我们,享受的是制作过程中,比结果更重要的乐趣。由于已经进入倒计时,所以创意总监家馨学姐今天负责了发言稿的撰写,优雅的文字,体现着学姐强大的文字功底。
领导总监李榕凯继续发挥着起组长作用,全面监管小组模型的进程工作,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其中,湖中桥的制作由其负责,并且很好地完成了相应的工作。技术总监费振霄继续着他的大神之路,在完善模型的3D细节之余,也在加紧模型细部构造的处理。目测今天已经完成其工作。园林总监张鹏,在协助我调色的同时,对树木的制作很有经验。同时他的机动性也比较强,哪里需要他,他就补哪里。而且,他对树的摆放有着很精细的考虑。执行总监李谈词,在负责二层平面图的功能颜色分区后,还负责了荷叶的制作任务。他和张鹏的机动性比较大,是我们小组的强力“手电筒”。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负责调色和上色方面的工作。虽然感觉自己也是一只菜鸟,但是还是得到全体组员的大力支持,让自己感觉信心满满的。有着大家的支持,很幸福。
在全体组员的努力下,大家顺利的完成了今天的任务。虽然竞争很激烈,现实很残酷,可是,我们依旧会做最好的自己。不仅是为自己,也是向他人展现我们的成果和魅力。
四6神匠go!go!!go!!!
7月27日
正如那首歌的歌词所唱“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我们今天干劲十足地进行了我们的工作。从昨晚起开始有部分小组陆续完成了模型的制作,而我们组昨日进行了模型的上色后,主要工作也基本完成,今日我们则对模型进行了不少完善和修改。
我们组不是所有同学先前都有模型制作的经验,在初步规划中,模型最终的视觉效果往往不能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模型制作的同时还对其进行考量和修改,我认为对初学者来说这种方法是完善模型的一种有效方式。
今日我们全员上阵进行了模型的制作,其中组长李榕凯和聂绍凯全天进行模型的制作,其他组员除了模型的制作,费振霄还继续3D建模,增加各种细部,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完善,并进行了渲染等工作,张鹏在上午用CAD绘制了总平面布置图,梁家馨为最终的presentation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发言稿的撰写,而李谈词进行了PPT的制作。
我们今天对模型所做的修改和完善有以下这些:树木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即昨日将一片草地改为池塘后,增加了荷叶和莲花,并制作了水上的桥梁;门口两座建筑物的重新设计和制作,外形更加美观,也更加注重了细节;主体建筑外形的完善等等。
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不要松懈,继续努力,加油吧,group4!!!
常带着微笑的脸的背后,一定有一颗坚硬或破旧的心;
在我们的模型背后,寄托着这十天来的曾经;
尽人事,听天命;
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