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18
今天下午各个组员主要查阅了资料,晚上在西区讨论了一些各自的看法。
主要观点如下:
1.回字形 唐诗 墙壁 入门处 唐三彩 瓷器外形 环状形式 图书馆
2.丝绸博物馆 丝绸缠绕 长安 丝绸之路 内部分区 衣物等
3.博物馆冲突 选址可以偏小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小地区 加入娱乐休闲场所 一些娱乐活动 建筑复古 体会当时生活
4.南宋 西湖畔 日落
5.建筑外形不要太具象 选题 外形
最后的观点是建筑群形式,主题为丝绸、瓷器、书籍等,道路用雕版形制,但是只是今天的想法,明天会怎样我也不知道,好吧,不想写太多,就这样吧。
2016.7.19
今天上午我们小组讨论后完全否定了昨天的成果。从所选朝代、地址、以及建筑选型等方面我们都有了新的想法,然后我们综合比较了两个朝代的知名程度、历史沿袭、发掘文物、时代特色、主要城市、已有博物馆分布等因素,最终还是认为昨天草率定下的唐朝建筑群方案不太好。而新方案中,不仅有独一无二的朝代元素,还结合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设计,如果能深化成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
下午大家分头查找资料,为完善上午的方案打下理论基础。
晚上,我们又到教室里进行头脑风暴,具体分析了新方案的可行性,包括选址及选址意义、结构选型及建造方案、表面材料质感及颜色、主题博物馆和周边环境的融合度、主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次要建筑分布及排列方式等,完成了方案的初步设计。
但是在这个方案中还有很多问题也许会导致我们中途修改方案,如颜色搭配如何既能体现时代特色有相互协调、如何搭建模型才能表现出所需要的曲线质感、由于不规则外形带来的不规则内部空间应怎样划分功能区、如何设计才能使建筑既满足视觉需要又能保证参观者使用的便利等,这些问题应该会在几天内初步模型制作阶段解决。
总而言之,今天我们大体完成了理论上的工作,明天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2016.7.20
今天上午我们先讨论了纸板的区域分化以及模型的空间位置,然后确定了模型的具体尺寸和内部分区,再就是在纸板上的空余处填充次要建筑物,在整体上对模型和其他建筑的空间位置优化,调整
到一个相互之间和谐存在的位置。最后我们还制作了模型底层的基础部分。
下午我们选择的短暂的休息,为接下来的模型制作养精蓄锐。
晚上我们先是在组长制作的CAD模板的基础上对模型的大门处理进行了优化,同时还重新选择了建筑的层高。至此理论工作可以说告一段落,我们便正式开始了模型的制作过程。晚上我们完成了模
型的拱结构的制作和粘贴,可以说完成了模型的基础部分,后续工作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2016.7.21
今天上午小组继续制作模型。小组分成两个小队制作模型,一个小队制作博物馆主体的楼层,并且给其上色,另一个小队制作博物馆周围配套的六个蒙古包以及宝塔。
上午的工作结束时,小组已经将博物馆一层上色完毕,博物馆二层搭建及上色完毕,蒙古包全部制作完成以及宝塔底座制作完成。上午工作进程令人满意。
下午小组继续制作模型,任然分两小队进行,一小队继续搭建博物馆,一小队完成宝塔的制作。傍晚吃过短暂的晚(wai)饭(mai)后,小组成员继续完善模型,至结束时,小组已经完成了博物馆主体的骨架制作、宝塔制作以及青花瓷制作,已能初步体现小组设计,小组对模型制作表示满意。
接下来,小组会继续完善模型,不断地展现小组的创造力!
2016.7.22
今天上午,我们完善了主建筑的方案,对其进行加工优化,并对主建筑的细节进行了处理。并对附属建筑进行了方案展现,和方案优化,并进行了部分建筑的上色。
今天上午结束时主建筑只剩下墙面未贴,其余工作基本完成。
今天晚上,我们主要进行主建筑的墙面粘贴,另外继续对附属建筑的上色工作,并继续制作附属建筑部件。
今天晚上结束时,主建筑的墙面粘贴工作进行了一半,附属建筑上色和结构制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016.7.24
今天上午,我们将主建筑的二层及以上部分墙面全部粘贴完成,底层墙面暂时未粘贴,还有待商讨。另外继续制作附属建筑,取得了较大进展。
下午我们将主建筑前后雨棚部分的墙面粘贴完毕,另外继续制作附属建筑。
晚上完成了主建筑外面台阶的涂色,大体完成了附属建筑,将附属建筑安置在了图纸相应位置上。
目前大部分模型制作已经完成,剩下的主要为染色和环境的布置,明天继续加油!
2016.7.25
今天吧,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感觉快要竣工了,但是具体时间我也不知道~
上午把附属建筑立了起来,但是好像要考虑一点这个附属建筑的问题。
整张卡纸的外轮廓今天于勾勒出来,但是又不能太空,所以我们考虑加入一些零星点缀。
感慨一下,雨晴的手工真的很不错,但是一直拿着锉刀去挫木片手也是会痛的(T_T)
2016.7.26
今天是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我们的模型还差0.01%就完工啦!!
参考了历年优秀作品中求是书院那组的背景做法,我们模仿的还有模有样,至少远看和照片拍出来效果还是很好哒!至于马场那块儿还真是歪打正着,由一块很丑的纯色调变成了整个背景中最好看的部分之一,让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但是仔细看马场周围的“土”,还是难免感叹为什么每次调色的量都只差那么一点点,好尴尬啊!重新调色又调不出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加水又会太淡,很难处理。可见想要画好一幅画不容易啊!!
另外,今天赵老师又对我们的附属建筑的稳定性提出了疑问,这与昨天助教的提问不谋而合。确实是因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考虑结构上的可行性,只在外表和意象上下功夫,一遇到行内人士就原形毕露了。其实我们最初的方案是不存在面外失稳问题的,可是因为造型难以控制,做了些许平移,而我们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最初的设想,几乎没有人去关注它是否合理。最终,在结合受力和美观因素的条件下我们想出了用支架来解决问题,然而被吐槽成长颈鹿,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感觉越临近收尾,大家越觉得应该东填填,西补补,添加的东西又越来越精致,总是不能正式完工,也是心累啊!
总之我们组明天一定可以搞定模型,好好准备展示和上交材料是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2016.7.27
在昨天,我们小组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工作——模型制作。今天,我们小组进行第三阶段的工作——后期后期材料整理及答辩准备阶段。
我们来到教室,首先进行了桌面的整理,一番努力后,桌面已经变得干净整洁。
组长为我们每个人都分配了工作。整体工作内容包含:一人负责绘制内部空间布局CAD平面图,两人负责准备PPT,一人负责整理工作分配表,一人负责整理课程建议,一人负责团队工作评价和总结。
每位同学完成任务时,将所做工作提交给小组讨论,由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最后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任务内容进行修改。
对小组近期取得的成果,大家都感到非常的高兴与满意!
2016.7.28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PPT和展示的内容,负责PPT制作的同学加班加点在下午之前完成了任务,最后准备阶段就只剩下讲稿准备了。虽然看到其他组模型成品后不禁感叹大家真是相差无几,和最开始时每一个走进我们教室的人都对我们小组的模型赞不绝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们还是对明天的答辩充满了自信,毕竟在创新这一点上我们有不输别人的资本的!!
上午的时光飞速而逝,我们今天就打算收工了。最后打扫卫生也是辛苦,这几天留下的各种纸屑和木屑几乎占满了整个地面,都不知道我们是怎么在这样的教室里行走自如的。打扫干净后,看着可以映出人影的地面,成就感真是满满的~
最后的这几天,我们每天都有零食吃,临走时还每人抓了一把糖,日子还是挺舒坦的~顺带也安慰了大家劳累的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