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创造性设计第1组工作进程记录

时间:2017-07-14 18:06 编辑:czxsj2017team1 点击:777次

7.14 

 

    创造性设计的第一天工作,我们在西四教室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互相了解和推选组长的工作。在组长的安排下,我们很快开始了讨论工作,首先进行的是雄安新区政策、大背景了解。来自同济大学的李涛同学首先发言,为大家介绍了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和相关文件。考虑到大部分同学对雄安新区并没有充分的了解,组长安排大家先用10分钟现场查找资料然后展开讨论。上午的工作很快在轮流发言中结束,大家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雄安新区的大致规划、政策等基本知识,对新区的发展定位有了了解。

    下午顶着炎炎烈日,大家准时到场。我们开始了选择功能区讨论,由于没有思路,我们对雄安必备的社区、园区、政府机关和教学区的可能规划进行讨论。因为需要在区域安排和建筑外形上做出创新,我们很快否定了园区和政府机关的方案,把注意力集中到社区和教学区设计中。

    在社区设计中,宋章捷同学提出了周围住宅包围中心功能性建筑的居住块方案,大家随即深入讨论,但在周围住宅建筑外型上产生了较大分歧,讨论陷入僵局。为了节约时间和讨论范围宽广,我们接着跳过僵局,开始了教学区设计的讨论。今天的讨论很快结束,我们基本确定了社区和教学区的设计方向,具体的布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7.15

 

    创造性设计的第二天工作,我们早上的主要工作讨论了另一个方案,关于教研区域的主体建筑的设计。在讨论了一些关于未来大学的建设工作之后,发现没什么好的创意,我们便结束了该话题的讨论,接着进入社区中心建筑的问题讨论。在10分钟的休息后,我们提议每人用15分钟的时间画出自己的内心理想建筑,之后进行交流。这次交流,让我们的创意和方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树状创意,有扭转想法,有层叠概念,我们结合优化,得到了两种方案,上午讨论结束。

  

    下午的主要任务是具体化主体建筑,但两种方案僵持不下,讨论激烈,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一方认为大树与整体的结合性更强,一方认为树状结构外形不够美观。最后经过一下午的讨论,结果更偏向于三股扭转,将明日再议。

    

   第二天的讨论中,大家积极认真,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明日加油。

 

7.16
 
    创造性设计的第三天工作,上午我们首先对昨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顺着思路对社区中心建筑进行了更具体的设计讨论。首先是对我们设计的社区的人口密度和规划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确定中心建筑的尺寸。考虑我们设计的这个社区的新型模式、绿色理念以及周围住宅建筑的外形整体感觉,我们的中心建筑采用树状的外形感觉,树状中心功能辐射到整个社区。
    下午我们对中心建筑的具体外形各方案进行了建模,得到更直观的对比认识。之后我们又分为三人的讨论组和四人的建模组,讨论组进行的讨论确定有:
    1.关于雄安理解,为解决北京的城市病,要做到生态、创新、协调;
    2.选址与规划,体现人与自然的绿色生态;
    3.社区理念,功能的融合、多核心的分布,以及轻轨交通的大幅运用;
    4.社区安排及布局,对设计社区的大小和人口规模进行确定,并确定了山状住宅和中心核心设立的整体规划。
      
    而建模组将已有的几种方案成功建模,大体形状为底部扭曲藤蔓状立柱在空中扭转交汇,在上部展开,整体取树状观感,与周围山状住宅建筑形成的整体有一种自然生态的理念。而建筑的材料及其质感选择较有科技感。而不同的方案对外形进行了不同的设计,对底部分开扭曲细节和上部展开的形式进行了不同设计。并从不同方案中选取了最为适合的一个方案作为初定中心建筑外形。
 
7.17
    课程来到第四天,经历过三天的头脑风暴,本组成员对于要进行的设计已经有了清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了中期展板的设计制作:主要分为讨论组和建模组。
 
     上午三人讨论组讨论确定了展板的布局规划,并对前期的讨论思路进行了梳理,理清了展示的思路,确定了 我们设计的主题是以人为主,通过中心建筑提供更加融合的服务,通过无边际的绿化、交通规划、公寓设计,提供更多与自然接触融合的契机;建模组进行了公寓设计讨论和建模。
 

     下午三人讨论组分工进行展板各个部分内容与图片的搜集准备; 建模组进行了公寓的建模与初步的模型制作;

     晚上讨论组三人共同进行了展板的制作,而建模组则是开始初步建造外围住宅区的模型。

7.18

今天是创造新设计的第五天,也是整个小学期中比较重要的一天,因为早上9点左右的时候进行了中期答辩。

答辩展示主要由宋章捷同学负责,他向老师介绍了我们小组作品相关的背景,选址,理念,布局等详细信息。听完我们小组的展示后,老师耐心的给出了几点建议。他指出,我们的内容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其中的交通设计也是挺有新意的,但是这些内容还可以再具体一些,比如社区的尺寸大小,和其他市区的距离,交通流量是否合理等。我们需要给出比较详细的数据让听众知道我们的设想是切实可行的。展示结束后,我们小组成员稍微讨论了一下改进意见,并聆听流量其他小组的展示过程,安排了一下工作后就结束了上午的工作。


下午我们就着手开始了模型的制作。由于我们的模型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个是中间的核心建筑,一个是周边的住宅区。我们将小组成员分为两拨,双管齐下,提高模型制作效率。其中,胡志远和余杭聪主要负责周边的住宅区,宋章捷、吴旭升、李涛、姜璟荤、王植民主要负责中间的核心建筑。截止今天工作结束,周边住宅区已经完成两栋,中间的核心建筑完成了基础部分。希望明天大家再接再厉,尽快完成模型以腾出更多的改进完善的时间。


 

 7.19

    创造性设计第六天

    创造性设计课程进入后半阶段,各组也都进入了模型制作阶段。

    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虽然有循规蹈矩,却也有创新的惊喜。不断的有新的想法从脑子中冒出来,在大家的讨论中决定出最适合的制作方案,不断改进,这真是极好的!

   上午两个小分队各自平行进行模型的制作——中心建筑的基础建设和周边民宅的模型制作

     下午的时候中心建筑小分队完成了建筑中部的模型建造,而第二小分队已经开始绿植的制作

     晚上的工作量较多,中心建筑结顶大吉👊,树木模型达到一定数量,平面总体布局完成。

     今天一天的工作进度还是可以的,大家再接再厉!

 2017年7月20号

   今天是创设小学期第七天,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但小组的模型制作还在如火如荼的进展中,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埋头苦干,与时间赛跑。

    虽然植民同学早上请假没来,但并没有影响到早上的工作进度。胡志远和余杭聪进行对住宅的探索性装修,尝试不同的方案,组长仍然带着其余人进行主体建筑以及周边车轨的涂色和制作。

    下午大家依旧在讨论主要位置的涂色问题,有不同的分歧,进行了不同的实际操作,但鉴于实际效果,最后决定周边房屋还是不要涂色的好,中心建筑以银白色为主。

     晚上的时候组长先召开会议讨论并布置了具体任务,继而根据布置开始工作,并且,组长以及李涛等人讨论了建筑主体周围布置的要点以及布置的逻辑性。

 

 

2017年7月20日

今天的工作整体上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我们分为三组,一组宋章捷、李涛、余杭聪进行文字思路整理,二组姜璟荦、吴旭升负责核心建筑外部装饰,三组王植民、胡志远负责整个方案平面布置。一天下来,我们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按照规划,明天可以进行组装和最后修饰,并全力准备展示。

2017.7.22

 

今天是小学期倒数第二天,模型制作已基本结束,主要是细部物件的添加,以及准备展示的事情。

上午:组长和李涛同学负责制作PPT,准备讲稿,其余人继续增加细部构件,如图所示即为最终的成果。

下午:组长和李涛同学继续准备讲稿,胡志远负责写团队总结,王植民等同学继续为总体添加物件,最后,留有一定的时间来打扫了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