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方星琴小组感言

时间:2018-09-14 08:08 编辑:admin 点击:1945次

时间飞逝,创造性设计课程已接近尾声,五组度过了有欢声笑语、奇思妙想也有针尖对麦芒和挑灯夜战的十天,总之经历了大学以来的各种心情,是大学学习过程的一个凝练。
时值创造性课程十周年之际, 院领导对这门课也更加重视,这是对我们的期待也是对我们的鼓励。自然而然,这也增加了我们的压力,我们也想拿出更好的作品来纪念课程的十周年生日。组员们听到课程主题为:“2050年人工智能和建筑的结合”时,那种不知所措和意外的表情历历在目。但是在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下,发现这个主题确实比较切合十周年之际对未来建筑的展望。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趋势,是目前的热门话题,也可以预见未来这门新技术和建筑行业结合必将碰撞出不一样的烟火,这个话题可以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未来发展趋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挑战。
因为主题的开放性,小组内部讨论的时候也很天马行空,什么空中城堡、海底乐园、海底博物馆等等,总之大家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最终再结合课程要求,和我们对2050的设想:我们认为海洋是地球的巨大宝库,同时海洋壮阔雄伟也十分吸引人,所以我们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海洋毕竟会被更加充分地利用,所以我们就选择了海洋建筑这个大方向,并结合到人工智能我们最终选择了模块化智能建筑单元这个方向。
紧接着,我们就开始了建筑形状、功能的讨论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是各有各自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最终考虑到建筑群拼接的便利和美观,我们参考了蜂巢外观选择了正六边形的大框架,并将建筑主体建造在海底。这也有利于建筑在海底的稳定和应急处理。最终这些优势说服了所有组员,这才确定了建筑的大体形状。在结合我们设想的建筑的功能设计了一些能满足这些功能的结构。最终在中期答辩前我们基本完成了建筑SKTCHUP模型和展板设计。
在展板设计时,不得不说一下我们的展板背景的设计过程。最初我们的想法是背景结合我们建筑选址,设置成海洋的背景图成渐变的蓝色效果。在几次尝试后,都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所以我们又去学习一下水粉的一些知识,最终还是难以让我们满意,所以我们就切换思路,只图少点的蓝色再画点海洋生物来表现的背景效果。所以我们选择了六边形拼接图案,这类似于我们模块化建筑拼接形式。同时中心辅以一条鱼,更加直白的表达我们的海洋建筑主题。
中期答辩后,结合老师提出的意见,我们开始微调方案,逐渐开始了模型制作。模型制作过程也是表达我们建筑外形和建筑功能的过程,所以我们根据我们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去做模型细节。不断尝试制作方式方法,力求功能完善和外形美观能紧密结合,这也耗费了我们不少精力和是时间。但在我们通力合作和早中晚不间歇的工作下,我们的模型制作进度也一直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细节处理、美化,这又是我们遇到的新的难题,我们就去网上查资料,咨询老师同学,一点一滴的去积累知识,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阳光总在风雨后,有汗水有付出自然会有回报,看着手中模型逐渐成型,完善,到最后结束整个模型的制作,难免会有些触动。自己的作品在自己眼中自然是自己努力付出的结晶,在我们眼中自然是美好的,是令人愉悦的。
整个课程中,争论总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共识出现,挑动着每个人的心跳。争论是一个思想碰撞和不断尝试的过程,我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去陈述去辩论,最终往往是大家想法取长补短形成一个奇妙的想法,这就是这些想法造就了我们的模型。
如果说争论是对抗的,是展示我们个性的过程,那团队工作则就能体现我们的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一个团队,尤其是像这样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全靠个人、个性是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的。在课程中,我们达成一致后就会紧密配合,作为团队的一份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时间悄悄流逝,但是记忆和收获确实永存的。留下来了美好的记忆,收获了可爱可亲的小伙伴,也锻炼的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可能是我们在课程中最珍贵的收获。
··· ···
若干年后,回到西4教学楼,抬头望向407,想起:一群处在美好年华的人在一个教室里10天240小时里时而欢声笑语时而争辩不休实在是既可爱又感动。
2018年方星琴小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