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团队在前期动物选取的时候先是一起查资料,然后进行头脑风暴地讨论,面对面地一起工作,有想法了就提出来,任何人一个新鲜的想法都能立刻得到大家的回应,然后再由一个人来进行想法的记录,这样既能高效地实现我们讨论的目的,又不断增进了大家之间的默契。
我们属于一个分享型的团队,如果我们需要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一旦有人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材料就会把链接发到群里,供大家参考,也正是这样一种共享的合作模式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思考的不同方面,了解到资料搜索的不同渠道,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激发出大家创新的潜力。
在设计内容上我们开始要考虑到不同的问题,这时候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每个人感兴趣的点也不同,所以能够出于好奇之源泉,发于深究之决心去思考问题是最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就开始了分工合作,在任务分配上尽量挑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了关于不同工作主题的不同小组,然后纵深地去了解,进行可行性分析,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再通过各工作小组进行内容阐述,大家一起提建议的方式进行补充,通过组内答辩的方式,既能锻炼组员们的表达能力,其实也是我们不断进行思维碰撞,不断磨合的过程。
我们还安排了一些小组成员一起学习的活动,比如一起画海洋生物,一起学习水彩上色,也正是在这些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组员们各个都是“卧虎藏龙”,为日后的工作分配打下基础,这既增加了大家之间的友谊,也令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我们进入模型制作,展示准备的阶段以后,就开始了项目制的分工方式,几个人一组共同来完成一个产房的模型制作也好,视频剪辑的制作也好,各个小组自己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目标即可,由于工作周期都比较长,大家真的都是靠着一点一点的成就感,靠着“熟练地让人心疼”切割技法像工程师一样完成着每一个大项目。但是我们也并不是孤立地去做每一个任务,当一个小组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讨论,提供建议与想法,甚至的坡地模型的制作上,我们一整个小组通力合作,实现了一项“卫星对接”般的操作。
我们小组的分工做的比较好的可能在于发掘了每个人的长处,给予了每个人锻炼和尝试的机会,我们有自己的“御用调色师”,有“故事的讲述者”,有“外形设计师”,有“绘图手”,每个人都不负众望将自己的工作做的很好,使得我们小组能高效且完美地完成任务。而且大家也都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能够自觉地听从指挥,帮助需要帮助的地方,所以我们的整个合作过程十分流畅。大家齐心协力,虽然越到后面,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所有人都坚持了下来,共同进退。我们小组也许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必须要拍完大合照才能散的组,就好像一个固定的仪式,不断地强调着我们是一个集体,看着每天合照里一张张越来越熟悉的脸,仿佛我们认识了不止十天而已。
唯一存在的一点不足,就是我们前期的规划没有很完整,最开始还会稍微看一下任务书,先明确每天的目标然后进行分工,但是后来做模型都比较地拖沓,比我们预期的完成时间要晚一些,而且不同小组之间的进度不同会导致一个小组完成后可能无事可做,没有预先安排好工作顺序,有时可能会拖慢整体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