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一个优秀的团队往往就是这样形成。就是这样,我们原本并不完全相识的八个人组成了一个团队。
犹记得,11天前,看着大屏幕放出的前几年精彩的作品,我们暗自着急。11天前,面对着google地图中的一大片空地,我们毫无头绪。11天前,我们带着八颗沉甸甸的心,踏上了为期11天的征程。
11天被中期考评分为两个部分:前期的工作重点是整体规划方案,同时考虑标志性建筑的大致情况;后期的工作重点是最后展板的制作,其中的重中之重是标志性建筑的模型制作。
前期的讨论主要围绕整体规划方案,组员们就根据前期自己收集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然后确定出最终的方案。这是一段挣扎的时期,每个组员都信心满满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方案,煞费口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成员,而最后总是被别的组员质疑、推翻。但大家似乎有一种顽强的精神,一个方案的推翻又会有另一个方案的出现,不停地进行着激烈的头脑风暴。提出、否定、认同、确定,无数次地重复着上述的程序,有过方案提出便获得了满堂彩,也曾有过因为讨论陷入僵局无法进行而提前结束讨论。当大家的思维似乎枯竭、疲惫之时,一个打破之前的束缚,重新萌发的连通水系、花瓣岛屿方案的诞生,似乎给大家打入一剂强心剂。在一段沉默的思索后,我们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一个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柔性规划。
基本方案确定之后,一部分人做中期汇报的展板,另一部分的人做cad蓝图,完成了较为满意的中期检查。
随后便进入了后期紧张的模型制作阶段。由于大家都没有任何的模型制作经验,而我们所要完成的标志性建筑是古建筑群,这使我们从一开始就遇到了极大的瓶颈,不知从何下手,也不敢轻易下手。几个组员在那鼓囊着纸板、木条半天也一无进展。于是乎,有人提出就用卡纸代替木条简单做出样子,有人提出直接用木条搭出大概形状再糊上纸,还有人提出改变原先设定的目标性建筑的外观重新设计容易制作的。但最终,我们决定迎难而上。
在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古建筑的建造资料之后,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依然对古建筑的内部结构半知半解。参照着剖面图、解剖图我们开始了艰苦的自我摸索。当然分歧也随之而来,对于同样的一个结构,组员各持己见:是仅表面展现古建筑形状还是从内到外都完美复制古建筑结构?每一面的柱子要有多少根?屋顶的结构要怎么搭接?……就这样,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达成共识,越做越细、越做越好,制作的速度也得到大大地提高。
求是书院的地板由5cm宽的小木条拼成,飞檐用一根木条折成三段弯曲固定而成,而风雨亭的亭盖整整用了128根长短不一的木片拼成,还有求是大讲堂的双层构造,各建筑内部的门窗装饰……这些的这些都慢慢地呈现在了大家手中。有许多组惊叹于我们的作品,曾询问是何人的杰作,而我们的回答总是那么的自豪而响亮“我们组每个人都会做,每个人都做了!”
当三个纯木结构的古建筑完工时,我们组每个组员的脸上都挂着疲惫但幸福满足的笑容。是的,这样的模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赋予了满满的心血和爱,就像我们日常戏称他们是我们的儿子、女儿一样,我们都目睹了这些模型的诞生、成长。
总的来说,在整个短学期的课程中,小组在团队合作、任务分配、时间安排等方面都做得很好。小组成员间相处的十分和谐,仅仅在规划方案、建造模型方面常常产生学术性的探讨,这些探讨无疑都对我们的整个规划方案的形成和模型的制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也是我们小组最为成功的一方面——存疑,容得下质疑的声音,不会因为多数人赞同就否定少数人,尽可能的使所有的重大决议都能够做到全票通过。
此外,通过这次短学期的课程,除了更清楚地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最大的收获便是明白只要想就没有事情做不出来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在制作模型的开始,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把握能够做出我们理想中的模型,我们甚至于认为我们是做不出来的,毕竟我们组里面没有人对古建筑的结构了若指掌,但是最终我们做出来了,而且做得极其细致:墙、门、窗,还有许多细小的装饰。
一见如故,成功的团队,完美的合作,严谨的态度,必胜的信心,必然结出香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