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上午,项目启动,教师对设计项目进行总体介绍
建立组员qq群,定组长
各小组计划团队每天的活动,绘制工作分配表
进行博物馆位置的选取,商讨选址方案,记录观点与想法
启动工作分配表,记录小组各成员当天的工作
具体分工:
1. 各组员分别考虑选朝代和选址问题,晚上8点前将资料及想法上传至qq群。由组长定1个创意或选2-3个再讨论。
2. 下午1点30分,3人去图书馆借相关书籍,其余组员2点到西4集合进行内容1的考虑。
第一天感受:
今天是创造性设计实习的第一天,上午老师和助教对这门课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要求的讲解。下午我们兵分两路,3个组员去图书馆借相关的书籍,主要包括关于建筑模型制作的和古代、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优秀实例;另外3个组员于2点到西区集合,开始进行朝代选择和地址选择。借完图书后,大家一起集中在西四,进行各自的资料收集。
原计划第一天晚上由组长挑选一个由各组员独立提出的方案为小组的方向,但是看完各个成员的创意以后,发现对于具体的思路很难把握,也难以判断可行性。因此,决定明天上午大家各自做一个简单的展示。主要包括创意的来源,朝代选址的确定,是否与现存博物馆冲突,以及创意可行性的简单分析,模型具体化的初步设想这几方面,再投票决定。
一天下来,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认识了新的同学,包括结识了一个东南大学的新同学。整个过程中,由于大家都在顾各自找资料,因此交流不算多,但是还是能看到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也都积极的参与了,相信接下来可以做的更好。
7/19
第2天:概念设计
可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组内或班内讨论
从昨天的工作中形成位置选取的基本要求和设想,分析全国各城市各区域的利弊,思考拟建的博物馆的结构形式、建筑用材及可能的设计方法,注意设想的广度,考虑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
在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好的2到3个方案进行实施。要考虑博物馆的功能和相关历史特色,同时还要考虑独特性和原创性
发展这些想法并将这些解释给你的队友听。将这2到3个方案上传至学员记录中
记录小组各成员工作,打印工作分配表并填写
具体分工:
1. 上午,各组员将7月18日晚对于选址与造型的想法,依次向整个小组展示。综合这些想法,大家在组长带领下进行讨论。选址有5人定在杭州、1人定在开封;朝代有春秋(越国)、秦朝和南宋,并以南宋为主。讨论结果是定在杭州、朝代为南宋。
2. 下午,从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好的2个进行进一步讨论。分别是张翔宇的方案——概念性船结构建筑以及陈新的方案——茶壶与茶杯外形的综合建筑群。经过解释以及大家的反馈,最后小组决定实施概念性船结构建筑的方案。
3. 晚上,各组员将自己画的建筑草图依次进行展示,每个人说完之后,大家有好的想法都立即进行补充。最后组员基本了解了大家的想法,并初步达成一致。组长单旷怡向大家展示了他学习的3D绘图,主动承担起之后进行结构3D化的任务。
第二天感受:
今天是创造性设计实习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磨合,大家基本认识彼此并且对于整个课程以及具体要求也有了更多的见解。大家参与讨论都很积极,这也得益与组长的负责组织。大家都能够有机会依次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基本确定了本次课程的建筑结构方案,大家基本一致同意,没有较大分歧。这是很难得可贵的,只要大家有着共同的方向,我相信之后的合作会越来越流畅。
7/20
第 3天:制定计划,设计方案
上午,组长对任务进行分配
两个人负责建筑内部分区。
另外三个人负责外部建筑形态和尺寸的设计
查阅图书馆资料,对设计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具体分工:
1. 上午两部分组员分别考虑内部和外部的设计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和各个博物馆的特征要求
2. 下午开始进行方案的讨论和分析
第三天感受:
今天是创造性设计实习的第三天, 大家对建筑的大致外观都有了大致的理解,但是对于细部的设计还需要大家的想象和发掘,大家集思广益,把自己的想法都画了出来,共同分析和讨论,在查找到的资料中分析计划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等,对方案进行取舍,最后大致确定了出来建筑整体的形态,为后来模型的制作做好了准备。
已经步入了第三天,大家对于各自的特长早就有了认识,各自寻找着自己的任务,经过努力,一起设计出了建筑的内部布局和外部的布置,相信在后来模型的制作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也会有很好的表现。
7月21日
第四天:模型框架制作
经讨论,我们决定先进行模型外形框架的搭建,之后再根据设计进行布局设置。
上午我们将设计好的模型一层的框架完成。
下午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一小部分的纰漏以及错误,我们讨论分析了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之后在原模型基础上,完成了二层和甲板的框架制作。
感受:
按照原计划这一天我们是用于制定计划以及设计方案的,由于前一天我们将主要的计划以及方案都定下了,我们讨论决定先初步制作模型外部的框架并从中发现自己方案中的问题,从而方便我们计划方案的细化。
在这期间,老师观看并询问了我们一部分方案以及模型的情况,并指导了我们。老师说历史博物馆的主题、选址等等方案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另外取名是这个历史博物馆的灵魂所在。这对我们帮助比较大,这样我们能更明确自己设计的主要目的等等。
下午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在尺寸制作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经过一番细致的讨论,我们决定在制作时进行稍微的调整。
7/22
第5天:方案细化与模型制作
展开一个小组讨论会来讨论基础设施材料的选择,确定结构选材方案,记下讨论方案;
Ÿ开始模型制作。两个人负责建筑内部分区的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另外三个人负责外部与顶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
具体分工:
1、上午组员把设计平面图绘制到白卡纸上,讨论模型制作方案。
2、下午开始制作模型。
第五天感受:
今天是创造性设计实习的第五天。大家已经完成了模型一、二层的框架与甲板,开始分工进行模型细部的制作。三个人负责船体外观的制作,两个人负责一二层内部分区的设计,一人负责甲板上建筑的制作。经过一天的努力,我们已经做成了大部分框架,对于剩下的部分也有了大概的制作思路。
经过今天的多次试验,我们对于材料的切割、粘贴方法已经驾轻就熟。从一开始总是把木条锯得支离破碎,木条之间虽然滴了很多502胶水却依然不能理想地连接,到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切割出光滑的截面,框架也粘得十分牢固,大大节省了时间。虽然手上粘了很多胶水,但是看着制作完成的模型框架,我们觉得十分值得。
7/23
第6天:展示分工与模型制作
Ÿ 展开一个小组讨论会来讨论最后展示和答辩的有关事宜,并做好分工
Ÿ 开始模型制作。两个人负责建筑内部分区的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另外三个人负责外部与顶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
具体分工:
1、 上午小组会议,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将创意和方案更好的展示给评委,以及有哪些亮点可以去展示。最后做了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2、 下午和晚上制作模型。
第六天感受:
今天是开工的第六天,天气依然极度炎热,但大家干活的热情和完成任务的决心丝毫没有因天气的炎热而消减。上午教室停电不适合做模型,但我们没有休息,而是在食堂展开小组讨论,为最后的展示做好准备。下午和晚上则做模型。人员分工和昨天相同,三个人负责船体外观的制作,两个人负责一二层内部分区的设计,一人负责甲板上建筑的制作。经过一天的工作,内部分区已完成了大半,建筑的大门也基本完成。
经过几天的工作,我们对于切割木条、使用胶水等基本工作已轻车熟路,构思和动手间的衔接也比较顺利,组内的配合也很熟练。为了提高效率,组内两到三人也可以再分工组成流水线,大家都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
晚上离开教室时,看着一天的努力成果,大家都觉得今天的努力很有收获。明天依然有艰巨的任务在等着我们。
7/24
第 7天:小组分工制作模型
继续制作模型
具体分工:
1.1人负责用Sketch up绘制平面图,制作顶层桥体
2. 2人负责一二层平面的布置
3.1人负责3楼建筑的框架拼接制作
4.2人负责入口屋檐的制作
第7天感受:
虽然今天是周末,由于进度需要,我们依旧开展了作业。或许是因为已经是模型制作的第七天了,也或许是周末的原因,上午的效率感觉没有之前高了,并且组员情绪整体也有些低落。作为组长,我没能想到很好的办法来激励组员,只能寄希望于多给组员一点休息时间,让他们恢复精神。
下午感觉整体效率高了不少,我们钻研了楼梯的做法,桥的做法等一些小模型的制作。我觉得我们整体组员的动手能力也都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7/25
第 8天:模型制作
Ÿ 上午,组长对任务进行分配
Ÿ 两个人负责建筑内部模型制作。
Ÿ 另外三个人负责外部建筑制作
Ÿ 组长对建筑进行电脑设计
具体分工:
1. 上午两部分组员分别制作建筑内部和外部另外一个人负责顶部的制作,组长协调各组并负责电脑处理。
2. 下午继续做模型
3. 晚上对模型最后的上色和建筑头部的完善
第八天感受:
今天是创造性设计实习的第八天, 大家对建筑的大致外观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大家在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模型制作将模型进行了完善,并基本完成了模型的制作,把模型三层进行了结合和分析,把整体结合在了一起,把最后的部分模型制作完毕。
今天主要就是模型的制作,组员都已经很熟练,速度也就提升了起来,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7/26
第9天:继续制作模型,开始准备最终呈述材料
具体分工:
1. 主体建筑与附馆各部件都于今天完成,组员一起讨论颜色搭配与组合情况,并最终确定下来。
2. 规划博物馆周边景观,并制作树木等装饰性材料。
感受:今天是我们组原先定的模型制作大体完成的期限,也有好几组的作品已经完成,但我们组稍稍遗憾并未来得及。但是今天取得的成果也是可喜的。由于我们建筑的特殊性,是由三层平面组合起来的,今天,我们三个平面的修饰宣告结束,整个建筑有了组合的机;建筑周边的规划,附馆造型,绿化与道路等公共设施都基本定型。我们的模型大多情况是一两个人负责其中一部分,最后再综合起来,组长统筹整体的方向与细节,保证整体的一致性。团队合作的高效与一致性还是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期待准备展示材料的工程中大家依旧能够保持这样的团结合作。
7月27日 周三
1. 主要工作 : 展板制作与模型各层合并
具体分工:
(1) 上午接着昨晚未完成的工作,在展板上划分各功能区和各种场地界限,并上色
(2) 下午主要进行一层二层墙面的制作并拼接一层二层
2. 倒数第二天感受
今天的天气依然炎热,空调也不是很凉快,但大家干活的热情和完成任务的决心丝毫没有因天气的炎热而消减。上午我们都早早来到教室,很默契地各自分工有的划区有的粘纸有的上色,继续昨晚没有干完的活。经过一天的工作,展板的分区和上色已基本完成,建筑的拼接也已基本完成,只剩下一些细节部分的完善工作。晚上,我们各自在自己的寝室准备最后的展示材料。
7月28日
第十一天:模型收尾制作以及小组与个人总结
Ÿ 由于模型还有一小部分未完工,上午,我们集体协作完成整个模型,其中绝大多数为上色涂颜料、制作并摆设小物件等的工作.
下午,我们各自进行各自的总结,组长统筹并完成小组总结,同时做好答辩准备.
感受:
历时十天的创造性设计小学期也接近尾声了,这一段时间既有大的辛劳也有大的收获。就今天下来,大家都满怀期待,齐心协力将模型做的更好、更完善。上午大家都全力以赴,做小木门、粘小物品、画画、调颜料、上颜料等分工清楚,这也是团队合作的很好体现。虽然我们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颜料用水的量调配不好等,但这也是很好的一种锻炼,对我们帮助很大。当然整个过程下来,我们也都是在不断尝试,不断学习,努力将自我们的方案与模型做得更好。同时,我们也为最后的答辩细细地做着准备,其中组长最辛苦,花大心思用于总结、ppt以及视频等的准备,而且还要兼顾我们的工作。相比之前节奏紧张的工作,今天我们主要也是尽可能的完成之前设计好的,并尽可能地完善模型的一些小细节。这也是对我们的观察、设计等有所挑战的,自然也是帮助很大的。